文运昌相关论文
小时候,我们都看过《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电影,王心刚老师演的,特好看,但却没有人知道那古城到底在哪儿。一直以为古城只是电影里虚拟......
古语道:一缕书香压百香。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书”记载和传播文化知识的功能作用,有着极高的评价。因此,书房也就成为古今人......
文运昌是毛泽东的表哥,尽管文运昌大毛泽东9岁,不过两人长得特别像,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把他们认错。 1925年,毛泽东悄悄回到湖南韶......
毛泽东童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他和表兄弟们一起读书、游戏,得到过舅父、表兄们的很多帮助,与他们感情很深。1950年......
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在毛泽东同志九十诞辰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收录了毛泽东同志大量的写给他的亲朋故旧、同学师友......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一个传统,就是"忧国忧民"。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范仲淹......
毛泽东的外家文氏居住在湖南省湘乡县凤音四都的唐家(土乇)(今属韶山市大坪乡大坪村),距韶山冲只有10多华里。正是这两地的联姻,......
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研究组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合作编辑的《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最近已......
期刊
偏僻的韶山冲何以走出了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直是学界和民众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树有根,水有源,人们在敬佩毛泽东的同时,自然想追寻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不少亲友或上京或写信请求毛泽东给予职务和安排工作、求......
土改初期,毛泽东给湘乡县长刘 亚南写了一封信 1950年6月的一天,湘乡县县长刘亚南正在乡下蹲点搞土改, 县委办公室忽然打来电话,......
滕王阁因王勃而出名,岳阳楼因范仲淹而不朽,黄鹤楼因崔灏、李白而脍炙人口。双城魁星楼哇!你虽没有江南三座名楼历史那么久远,建筑......
<正> 1936年,一位富有才华的年轻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寻求东方魅力走到了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之滨的一小块红色根据......
由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与上海市档案局、上海市档案馆共同主办的“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档案展,集中展示了24......
无情未必真豪杰。毛泽东留下的数千件遗物,从多个侧面昭示了一代伟人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为了迎接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本刊和韶山......
期刊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任党中央主席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手中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毛泽东十分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力,......
<正>他帮助了毛泽东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10岁那年,从邻县湘乡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3岁的童养媳——文七妹。这大概是按照韶山的习俗“......
<正>毛泽东是一个重情执礼的人,自1927年离开家乡韶山后,直到1959年才回到家乡走一走看一看。但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有毛泽东的一条批语:"许多人介绍工作,不能办,人们会要说话的。"说的是毛泽东拒绝外祖家的亲属要求照顾......
<正> 第一集化装室。扮演毛泽东的演员(以下简称扮演者)面对着镜头,这是一张即将进入严肃而又艰难创作的面孔。化装师用专用的笔,......
<正>长期以来.中国民间流传着一首毛泽东青年时代所写的自述志向的七言绝句。其较为常见的一种文本是:......
<正>前言人民会说话的从"求人"说起:晒一晒毛泽东的家书在当下中国或当今世界,如果要问人民对官员对社会对政府最为痛恨的是什么?......
<正> 偶然觅到一本《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伏案细细读来,字字入目,句句动心,竟至爱不释手。读罢全书,掩卷长思,夜不能寐,心......
期刊
<正>毛泽东遗物馆陈列有一封毛泽东回绝外婆家15个人请求照顾的批语,毛泽东一次拒绝这么多人的要求,实为罕见。来信的人是毛泽东的......
期刊
<正>青年毛泽东的"出乡关"诗源自何人?当代几乎所有党史报刊、著作"众口铄金"的定论,都是出自日本人西乡隆盛。对此,笔者十几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