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性效应相关论文
用全球地震台网的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到的远场体波,反演了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s8.0地震的矩张量解.这个解比USGS、H......
本文对近断层水平和竖向地震动的幅值、反应谱、持时、脉冲效应及其结构响应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本文在充分收集世界范围内......
地震断层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对近场地震动强度和空间分布有显著影响,开展破裂方向性效应影响研究对于认识强地震动工程特性和工程结......
海上地震勘探采用气枪阵列组合作为激发震源。由于气枪阵列具有一定的空间展布,不能满足点震源的假设,因而单枪激发信号在不同方向......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中,中国大陆观测台网系统获得了丰富的主震、余震加速度记录,为开展相关的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
用全球地震台网的长周期地震仪记录到的远场体波,反演了200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南部MS8.0地震的矩张量解. 这个解比USGS、......
指出了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耦合效应的存在。以典型走滑断层型地震动为数据基础,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对近断层方向性效应地震动分量......
近断层强地震动的研究是跨越理论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的重要课题,是强地面运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是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动力,造成一......
随着近几年近断层地震的频发,人们发现近断层地震在某些情况下更易引起严重的结构破坏。为了研究近断层地震中不同脉冲效应对悬跨......
跨断层地震动的特点通常为方向性效应和滑冲效应。由于实测断层特征地震动较少,因此,人工合成跨断层地震动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特大地震是龙门山构造带逆冲–右旋错动的结果,四川数字强震台网共获取133组三分向加速度记录,结合陕西、......
根据我国台湾地区西部的地质地貌特征和1999年集集M_W7.6地震的震源参数,建立了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和两类震源模型。基于地壳中断层......
具有向前方向性效应特征的地震动与普通远场地震动存在明显差异.作者曾尝试结合简单脉冲和近断层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提出此类地震......
为了给近断层设计谱的确定提供新的方法和参考依据,考虑场地条件的影响,分析了53条具有典型近断层方向性效应特征的地震动记录的双......
在近些年的几次大地震中,例如,汶川地震和集集地震等,获得了不少近断层乃至断层上的加速度强震记录。这些近断层加速度强震记录对......
利用中国强震动台网获得的汶川地震近断层强震动数据,研究汶川地震近断层地震动的强度和频率的非平稳特征,并对其非平稳特征的原因进......
对2019-12-26湖北应城M4.9地震的强震加速度记录进行基线校正和滤波处理,分析地震动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此次地震记录的峰值加......
选择台湾集集近场地震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以常规盆式支座和铅芯减隔震支座为对比,系统考察了近场地震动的速度脉冲效应、破裂方向性......
随着人们对近年来发生的强地震动研究,发现近断层地震动方向性效应所包含的长周期、短持时速度大脉冲对结构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文......
文中利用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有关资料和北京地区地下三维结构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相应的震源模型和传播介质模型。利用Graves......
基于汶川地震断层距150km内56个台站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分析地震动重要持时的特征,并建立了持时与断层距的拟合关系。与已建立的持时......
2016年10月30日意大利中部发生了MW6.6地震,这是继8月24日MW6.2地震后的又一次浅源破坏性地震,意大利国家强震台网在此次地震中获......
详细研究2008年5月12日汶川8级地震近断层强地面运动时空分布特征,对揭示这次地震灾害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较为系......
为研究近断层地震动空间分布特征对斜拉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以台湾集集地震近断层地震动为研究对象,根据台站与断层的空间相对位......
为研究近断层方向性效应地震对曲线梁桥的影响,以一座曲线梁桥为研究对象,设计制作了缩尺比例为1∶10的全桥物理模型,选取破裂前方......
基于汶川地震断层距150km内112条水平分量加速度记录,分析断层距、场地类型、地震动持时、上盘和下盘效应、方向性效应对SDOF(sing......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大幅度提升,大量老旧建筑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同时,当年的城市规划设计逐渐在目前的生活中暴露出不足,大规模工......
一般认为大地震震源破裂传播过程会造成近断层地震动的方向性特征,为了验证中强地震是否存在方向性特征,本研究以2014年10月7日云......
近断层强地震动研究是近十多年来地震学和地震工程学中非常活跃的领域。上世纪末发生的许多破坏性大地震在近断层区域造成了严重破......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推进,油气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海底管线作为海底油气运输最高效、最经济、最安全的方式,已成为工业化......
近断层地震动是造成近断层区工程结构破坏的重要因素,近断层地震动的特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断层破裂传播的方向性是影响近断......
预测近断层地区的抗震设计谱可以为该地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28条具有明显方向性效应特征的近断层地震动峰值速度、......
文中通过收集整理三河-平谷8级地震的历史记录、野外地质调查和区域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该地震的震源模型;以穿过研究区的12条测线和......
基于显式有限元方法和运动学震源模型并利用昆明盆地三维地下构造模型,本文研究了震源参数对断层附近长周期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根据台湾西部地质地貌特征和1999年集集M W7.6地震的研究成果,建立三维速度结构模型和震源模型,并采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双冬断层可......
定位操作是图形用户界面中的主要交互任务。Fitts定律认为,移动距离和目标宽度是影响定位操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但是目标运动方向或位......
利用5个反映地震动频谱特征的周期(反应谱卓越周期Tp,平滑化反应谱卓越周期To,傅氏幅值谱平均周期Tm,等效速度脉冲周期Tv和拟速度......
初步分析了近断层速度脉冲的成因和特点,主要包括方向性效应、滑冲效应和上盘效应,并通过集集地震中27个近断层强震台的脉冲记录分......
地震断层破裂的方向性会造成在地震动记录和地震动分布场中出现一些典型的特征,分析方向性效应的特点以及方向性效应产生的原因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