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针叶林相关论文
[目的]对川西米亚罗亚高山暗针叶林土壤pH和养分空间异质性进行研究,可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林区土壤质量以及区域生态恢复提供科......
应用梯度格局法在长白山北坡海拔700m-2600m的坡面上每100 m海拔设置一样地,共计20块样地,通过对同一群落各样方间的相异性测定,对......
森林凋落物生产及其组分动态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关键基础过程.以海拔3 589 m高山峡谷区典型的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岷江......
川西北高海拔原始暗针叶林采伐破坏后,很大部分采伐迹地没有得到人工重建,自然恢复成了该区域森林重建的一种形式。植被恢复过程中......
森林植被对水文过程的影响机制是植被与环境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深刻认识植被的水文调节机制,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森林水文问题。本文......
花 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知名的野生花卉......
长白山暗针叶林实际林隙面积大多小于 80m2 ,扩展林隙面积主要集中在 5 0m2 ~ 2 0 0m2 之间(75 %左右 ) ;随着海拔高度增加 ,平均林......
根据贡嘎山 16块样地的调查资料 ,运用逻辑斯谛模型探讨了暗针叶林不同林型优势木生长动态。建立了峨眉冷杉 (Abiesfabri)、麦吊杉......
长白山北坡的暗针叶林带分布海拔为1100~1850m,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暗针叶林沿海拔梯度物种组成的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文中用α和......
该文利用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站 (CERN)贡嘎山高山生态定位试验站多年水文气候资料 ,分析了该区森林流域水文过程变化规律 ,并利用自......
为了验证Gash林冠截留解析模型对于四川贡嘎山暗针叶林单场降雨的适用程度,利用2001年贡嘎山暗针叶过熟林单场降雨数据,运用Gash模......
本文综述目前暗针叶林采伐迹地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及水土流失情况的研究现状 ,指出其存在 :(1)重点轻面 ,对生态恢复过程......
【正】 暗针叶林是北半球分布很广的一种植被类型,其建群种通常由松科(Pinaceaee)中冷杉亚科(Abietoidae)各属的树种所组成。在北......
对长白山北坡海拔1260m和1620m暗针叶林中倒木蓄积、生物量和倒木的分解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暗针叶林中倒木的蓄积为180.87m3......
以长江上游亚高山地区冰碛物、坡积物上的原始峨嵋冷杉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形几何理论剖析了树体分枝结构.结果表明,峨嵋冷杉树冠的......
根据野外调查数据,利用Hegyi单木竞争指数模型,定量地研究了长白山暗针叶林内主要建群种(以鱼鳞云杉为例)的种内、种间竞争关系.结果表......
本文根据古地理变迁和古植物资料,应用多学科观点和理论,对四川暗针叶林起源的时代、来源,扩展以及四川暗针叶林的基本特征进行了......
本文应用CNC503DR型中子土壤水分仪,在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研究了林分和小流域尺度上岷江冷杉林土壤水分的时空......
木质残体是高山峡谷区暗针叶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元素,其分布在林窗、林缘和林下可能具有较大的差异,但一直缺乏必要关注。因此,......
根据2003年夏季测得的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暗针叶林地区3个不同群落的降水、土壤水、浅层地下水(泉水)氢稳定同位素含量(δD)......
藏东南林区的核心部分在“三江”流域以西、尼洋曲流域以东范围。西藏农牧学院所在的林芝八一镇(地区行署)海拔3000米,地处雅鲁藏布......
对植被逆行演替的分析有助干当今退耕还林植被恢复建设。凉山州暗针叶林分布较广,是西南林区的最主要森林类型之一。杜鹃-冷杉林逆......
通过对藏东南暗针叶林粗木质残体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林内粗木质残体的数量特征。研究表明:倒木是粗木质残体的主要输入形式;在粗木质......
对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一般特征和干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长白山暗针叶林林隙的线状密度为 2 1 .1 5个 /km,扩展林隙所占的......
为丰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价值量化研究,客观评价我国西南地区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效益,以长江上游为对象,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在林分和小流域尺度上,应用模型研究了四川卧龙亚高山暗针叶林冠层的降水截留特征.结果表明:生长季节(5-10月),箭竹-岷江冷杉原始林冠层......
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基于生物量与蓄积量之间的关系模型,估测岷江上游亚高山暗针叶林地上部分生物量碳密度、碳密度年增......
<正> 文中华北区是指燕山、辽南一线以南、吕梁山以东、渭河谷地与准阳丘陵以北地区。该区属暖温带,即蒙古和东北寒温带、温带区域......
林冠结构对于森林生态系统降水截留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应用树体管道模型理论,构建了长江上游针叶林优势树种峨眉冷杉的树体管道模......
<正>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喜马拉雅山的东端,境内东西有加拉白垒峰和南迦巴瓦峰两座高山耸立,雅鲁藏布江从中穿流而过,形成纵深......
黑龙江省哈尔滨东北郊的黄山(又名荒山),由于盛产哺乳动物化石和石器,引起第四纪工作者的普遍注意,成为我国东北第四纪地质研究的......
暗针叶林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的多条大江大河的上游和源头地区,具有重要的生态屏障功能,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
该文应用氧稳定同位素对四川卧龙巴朗山不同降雨条件下亚高山暗针叶林中降水、林冠穿透水和壤中流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示踪,结果表明:1)......
<正> 对闻名中外的“泥河湾组”地层,近年来,由于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人们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修改。在对该组地层的研究工作中......
应用Li-cor LAI-2000植物冠层分析仪,研究生长季节川西亚高山暗针叶林叶面积指数(LAI)的时间动态,比较4种岷江冷杉林分LAI的差异性......
对长白山北坡暗针叶林地面苔藓枯落物层 (苔藓植物和枯落叶交织而成的层状结构 )持水能力、截留降雨过程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
采用现场模拟法和浸泡法观测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暗针叶林群落枯落物截留、枯枝落叶层的最大持水量和林内枯落物的截留特征。结果......
<正> 川西高山林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褶皱地带,是大渡河及岷江流域的上游地区。我们工作地区为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米亚罗及马尔......
通过对长江上游贡嘎山不同演替阶段峨眉冷杉(Abies fabri)林的野外调查和对比分析,探讨了峨眉冷杉林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成熟峨眉......
对长白山北坡阔叶红松林和暗针叶林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了观测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容重和各种孔隙度随土壤深......
研究了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高度的五种植被(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暗针叶林和高山草甸)下的土壤中有机质的......
长江上游以峨嵋冷杉为主的亚高山暗针叶林流域土壤质地较粗 ,属于壤质砂土 .随着森林演替的发展 ,林地土壤砂粒含量逐渐降低 ,粉、......
横断山地区的山川排列在我国具有独特的走向型式,生物气候条件也较为复杂。本文试以北纬28°15′附近的金沙江两岸为例,剖析了山地......
本文依据在北京高里掌、大王庄西、尹家河、西五里营等地钻孔揭示的孢粉学资料,指出北京地区近10000年以来的植被,随全球性气候的......
森林是地球上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森林在全球碳平衡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森林碳循环与碳储量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