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分生产力相关论文
基于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数据,分析了不同管理方式对人工林生态系统地力和持续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幼林期间种豆科牧草等农作物、营造......
本文采用空间代时间和配对样地的方法,在不同母岩、不同林龄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对黔中和黔东南9组马尾松人工林配对样地进行了对比......
林木的细根(直径<5 mm)是影响树木生长发育的重要器官。担负着吸收土壤中养分、水分的作用。森林生态系统中细根的生长变化一方面......
对次生福建青冈林的组成数量特征及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西次生福建青冈林乔木层优势种重要值福建青冈为6304,木荷为3992,石栎为32......
落叶松(Larix spp.)以速生、丰产、优质等特点成为当前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三江平原湿地森林群落以岛状分布为主,岛状林间散布着......
一、柴河林业建设现状柴河林业局施业区的森林资源以天然林为主,西部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包括柴河林场、哈布气林场和兴安林场,森林......
对安徽铜陵叶山林场现有毛竹林生长状况与土壤特点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毛竹林生长差异显著,其平均胸径为8.2~10.1cm......
天然林是实现人类社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天然林在改善群落结构、抵抗病虫害、提高林分生产力、促进养分循环、维......
本研究在宁东林业局锐齿栎、油松、华山松等三种主要林分类型中设立样地,对抚育间伐后林内环境因子、林分光合特性、林地土壤肥力......
采用数值分类方法研究了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人工林生长与土壤母质-母岩的关系.选取反映本区植被生长状况的树高、树胸径、树胸高断面......
我国南方有白花泡桐与毛竹、杉木、松树、茶树等混交成功的先例,该项试验的目的在于探讨楸叶桐与毛白杨混交以提高林分生产力的可......
以采用疏林结构培育马尾松大径材兼营苦竹的复合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分生长量、生物量、净生产量、叶面积以及叶的净同化率等.......
贫瘠山地马尾松低产林林冠下套种福建柏的调查研究表明,马尾松低产林套种福建柏后林分生产力得到明显提高,18年生林分的平均树高、......
通过定位监测与取样分析,研究了41a牛马尾松人工林生态系统中的林木、林下植被、地被物及土壤等各组分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及分配特......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炼山和劈条带两种林地清理方式对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劈条带处理不同坡位杉木马尾松混交林......
2008-09在福建洋口国有林场,应用野外取样调查及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未劈草(Ⅰ)、劈草10 a(Ⅱ)和劈草30 a(Ⅲ)的毛竹林生产力......
摘要: 根据山西省11个生态类型区筛选样地,评价油松土壤养分概况;采用“累积法”计算森林生产力,探寻其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研究结......
在"京九"线井冈山段的岗地人工湿地松林中,选择3种不同的立地类型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对3种立地10a生的湿地松林的生长及生产力进行......
以徐州市侧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50年生侧柏人工林不同经营密度与林分生长之间的关系规律。根据调查数据,绘制了不同密度侧柏林......
通过云南元谋干热河谷造林区林分生物量及生产力指标与双环入渗试验的土壤入渗性能指标的相关分析 ,发现乔木生长与土壤渗透性具有......
【目的】探讨林分结构与森林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及其驱动机制,为合理改善林分结构,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林分生产力提供科学依......
利用湖南省会同杉木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研究站2004--2005年2年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分析杉木人工林水文学过程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
本文以6年生杨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按人工林不同间伐方式和间伐强度设计了4种间伐模式(对照、30%强度的下层伐、50%强度的下层伐、50%强......
采用常规的样地调查法,对安徽6个主产地的毛竹林土壤养分与生产力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毛竹林生长及其生产力水平......
对低密度的杨桦林经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上层林及林冠下栽植密度的确定,最小栽植空间的确认以及红松最......
[目的]森林生物量和生产力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参数,是研究森林碳平衡的重要手段,研究云南松林分生物量将为评估云南森林......
论述了林业分类经营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在列举世界各国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森林经营思想、理论和技术措施。同时介绍......
通过实地观测,对煤矸石山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生产力水平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矸石山植被......
森林资源质量评价指标的确定将为森林资源管理、林业宏观决策和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与指标的建立提供依据。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指......
我国是人工林大国,人工林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与生态效益,探究人工林内在影响关系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黄龙山林区野外业调查样地数据......
在杉木中心产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采用以空间换时间的方法,对第1代与第2代杉木林分生产力及土壤肥力进行长期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野外实地观测 ,对煤矸石山 9年生刺槐林分 (株行距 1 .5 m× 2 .0 m)的生长规律、生产力水平和生态效应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研......
【目的】研究林分生长过程中个体大小分化规律以及个体分化对林分生产力的影响,为通过培育措施调整改变林分内个体大小分化进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