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枝舞相关论文
柘枝舞是唐代极为流行的一种少数民族舞蹈,向达先生有《柘枝舞小考》[1]一文,详考柘枝舞来源、流传及舞者服饰、容态等,甚为详赅。......
处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唐王朝,其经济繁荣,政治昌明,思想开放及各民族间的大融合,为唐代舞蹈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这个兴盛......
中唐时期“胡乐东渐”的现象依然炽热不减,西域音乐舞蹈渗透中原艺术的氛围使白居易深受其影响。本文通过白居易诗歌和相关资料,以揭......
内容摘要:为梳理柘枝舞的源流,沥青其在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情况,进而考证该舞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本文作者采用文献研究法,将唐、宋......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元代佚名《农村嫁女图》卷(《农村嫁娶图》卷)向来少为学者关注,然其内容、名称、段落划分均存在诸多疑问。......
柘枝舞来源于唐代西域石国,即今新疆塔什干地区.以唐诗为依据,说明柘枝舞在唐代的宫廷、官府以及上层社会的家庭普遍受到欢迎,并论......
柘枝舞,以其自成一格的审美风韵、不胜枚举的颂扬诗作、百载扬名的风靡程度,成为唐朝时期著名的三大西域胡舞之一,并在深入探究唐......
舞筵作为外来之物出现在胡腾和胡旋舞表演场景中。考古资料显示的唐代舞筵与文献资料的相关记载大致对应,因描写对象与范围所限,舞......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凿促使外来音乐文化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北周时期,迎来了一次西域乐舞东渐的高峰。究竟,历史中记载的胡腾舞、......
<正>成都博物馆基本陈列"花重锦官城——成都历史文化陈列·古代篇"(隋-清)展出了后蜀赵廷隐墓出土的一批精美文物,该墓发掘于2010-2......
<正>由于天缘巧合,与张籍齐名的唐代诗人王建,和当时著名的当权宦官王守澄结成同宗,二人一述一作,创造了《宫词》一体,生动地描写......
成都后蜀赵廷隐墓出土的一对花冠伎乐女俑服饰特征与文献记载的柘枝舞伎相符,应为柘枝舞俑。通过对比柘枝舞俑服饰造型与昭武九姓......
唐诗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乐舞情况的诗篇,岑参诗《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所咏舞蹈的归属问题向来不清晰,本文对史籍记载进行了考察......
期刊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正>柘枝舞是自西域传入中原的乐舞,从类属、乐曲、乐器、舞者、形制、舞容、服饰、舞具、传播九个方面入手可大致还原其真实存在:......
从文学和考古双重视野出发,柘枝舞别具华丽、飘逸、妩媚甚至艳冶的风情之美。其华丽、飘逸、多姿多彩的风格是统一的体系,与文献记......
本文通过对唐代诗人王建的几首宫词的深入研究,发掘其中所蕴含的史料,描述唐代宫廷柘枝舞的具体表演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较为详......
经比较分析,唐宋时期的柘枝舞和朝鲜高丽时期的莲花台舞蹈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关系甚密,从一个侧面 可以窥见中韩两国文化上的亲......
<正> 在北朝隋唐时期传入中原的众多异域艺术中,就舞蹈而言,无疑是以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最为典型。但由于对它们的具体形式和......
西域乐舞包括龟兹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及高昌乐舞等,由于其本身音律悦耳、舞姿优美,人们普遍喜爱,加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
本论文主要以汉代至唐代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为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的是音乐史学的研究方法,同时与传播学的研究方......
唐代乐舞文化高度发达,由西域东渐而入的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三大乐舞尤其盛极一时。同时,以其为创作对象,或记事、或怀人、或表现......
柘枝舞是唐代流行的三大西域乐舞之一,具有西域乐舞矫健奔放、激情澎湃的鲜明特点。以唐代诗赋为依据,来研究它的起源、风格特征,......
胡腾舞、胡旋舞,字面意思已确定了其属性,来自西域,以腾跃和旋转为主要特征的舞蹈。通常在花毯上随背景音乐纵情起舞,通过雄壮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