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地选择相关论文
朱鹮(Nipponia nippon)是全球濒危鸟类之一。20世纪朱鹮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几乎在世界范围内灭绝。人们普遍认为冬水田面积减少、森......
鸭科鸟类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水鸟,同时也是种群数量减少最多的水鸟。越冬期对鸭科鸟类生命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越冬地丧失或破坏会影......
食物资源是影响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和栖息地适宜性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定量化食物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可为精确评估其栖息地选择......
动物的时空动态、栖息地利用和种群参数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0年4-5月和2011年4-5月,我们在岭峰自然保护区开展了黑嘴松鸡(Tetrao parvirostris)栖息地选择研究。我们对岭峰自然保护区黑嘴松......
绿孔雀(Pavomuticus)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物种.在历史上,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
岩羊Pseudois nayaur是一种典型的高山有蹄类动物,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为我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食物链的......
自然保护区面积的大小可能对野生动物种群生存产生影响,也给自然保护区管理带来困难。由于我国自然保护区面积规划还没有一个十分......
黑颈长尾雉是世界濒危物种和我国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地理分布非常狭窄,国内仅分布在西南部,国外分布在印度东北部、缅甸北部和泰国......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因为其独特的发光行为,而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文学和艺术创作灵感的来......
栖息地于动物而言是它们生存和繁殖等主要生命活动发生的场所,同时栖息地也会对动物群体产生很大的影响。为了调查影响川金丝猴不......
为了解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栖息地的特征、微环境条件及影响该物种栖息地选择的因素,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在我国中、......
野生动物栖息地选择与日活动节律是其长期生存适应的结果,对物种生存繁衍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组在梵净山国家级自......
本文在黑颈长尾雉原产地广西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内进行了再引进的试验,以期达到提高黑颈长尾雉的野外种群数量。黑颈长尾雉的再引进......
野生动物疫病的传播同其生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动物对栖息地的选择,食物的组成,食物间的关系(食物链)。对于果子狸栖息地选择、食物......
种群数量和种群的结构特征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小鼷鹿是已知现存最小的偶蹄目(Artiokactyla)动物,在国外属常见种,分布于越南、......
森林抚育是中国东北林区的主要森林管理行为,作为人为干扰因子之一,森林抚育对野生动物的栖息地选择及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容忽视。本研......
开展物种栖息地选择研究,对保护濒危动物和其生境具有重要意义.于2014年冬季,在贵州威宁草海保护区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和随机森林模......
1998年夏秋两个季节,在分布于保护区境内各种植被类型和不同海拔高度的186个样方中分别调查了秦岭羚牛对栖息地的选择。在夏秋两个......
动物种群参数和栖息地选择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对他们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对分布在甘肃省......
东方白鹳为大型濒危迁徙水鸟,繁殖种群和栖息地保护是东方白鹳种群稳定和壮大的关键。黄河三角洲是东方白鹳的迁徙停歇地,自2003年......
2008年弄岗穗鹛被确认为一个鸟类新种后,未进行深入的研究。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弄岗片区,对弄岗......
弄岗穗鹛2008年被确认为鸟类的一个新种后,有关其繁殖前后的家域及栖息地选择还未进行过研究。2012年3~4月,6-7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
大蹄蝠隶属于翼手目(Chiroptera)小蝙蝠亚目(Microchiroptera)蹄蝠科(Hipposideridae)蹄蝠属(Hipposideros),国内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1......
通过主成分分析、方差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比较荒漠沙蜥利用生境和潜在可利用生境的9个生态因子,目的是调查其栖息地选择的地理和季节......
通过样方法和焦点动物法分别对白头叶猴栖息环境进行了观察 ,并对栖息环境的植物多样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白头叶猴栖息地......
2004年10月3日至12日,在新疆南部且末县塔特让乡塔里木马鹿人工饲养场对15只圈养塔里木马鹿的活动时间分配及种群的站立和运动、休......
于1999到2001年5月至7月连续3a在吉林省镇赉县大岗林场,采用样地法和样方法,对栗斑腹鹀的栖息地选择和巢址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雪豹(Uncia uncia)属于中亚高山高度濒危动物,夜行性,极其罕见.新疆雪豹研究小组2004年9~11月,在新疆的北塔山、阿尔泰山东部、天山......
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新疆天山东部、北塔山、阿勒泰山和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的雪豹活动痕迹进行调查,分析其栖息地选择.通过对171......
2008年1-4月,在六盘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采用样带法对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的栖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共测定20条样带上的91个环颈雉栖......
生态位因子分析方法是一种基于生态位概念的多变量分析方法,然而该方法在计算相关性时所使用的协方差只考虑了变量间的线性关系,而......
2000年和2001年的4~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草原地带,采用样方法研究了火烧地和非火烧地上繁殖期大鸨的觅食地选......
2009年11月—2010年2月和2010年11月,在官山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勺鸡冬季栖息地进行了研究,共测量65个利用样方和等量......
2008年2~5月,通过对南昌前湖地区的乔木、灌木、草地以及农田生境下的麻雀栖息地的调查与研究,共分析了57个觅食地样方和70个休息地......
介绍了近年来在鸟类栖息地选择研究领域中新出现的一种数学建模方法,并对其适用范围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评述.......
期刊
将多元统计学方法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对动物的栖息地进行适宜性分析,是近年动物栖息地研究者和管理者都十分感兴趣的方面.本研究采......
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
瓢虫科(Coccinell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种类,其中一些种类是农区重要的天敌昆虫。针对华北冀中农林复合环境瓢虫种群在作物生长期......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利用及选择是动物生态学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由于小型林间独栖反刍动物(small and solitary forest ruminant,S......
以北京大兴农区农林复合系统为对象,围绕灌木篱墙(沙棘绿篱和杨树萌条带)上和麦田中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异色瓢虫对栖息地的选择......
2009年12月到2010年1月,在黄泥河自然保护区采用样线法对狍冬季卧息地选择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共设置了47条样线,调查了72个狍利用......
2000年至2002年冬季,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特有珍稀雉类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越冬期栖息地进行了调查,并......
综述了中国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研究的特点和方法.简要介绍了在定性描述水平、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尺度上有蹄类栖息地选择的研究概况,......
他本来想研究大熊猫,却阴差阳错研究了亚洲象。同样都是大型濒危动物,两者的生存环境却有天壤之别。他是如何把亚洲象的研究状态从当......
于2003年1-4和10-12月考察了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格瓦村、冉子村等地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群体的栖息地选择.采用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