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相关论文
摘要:东晋简文帝司马昱自永和初居中枢秉政,宰辅三世二十余年,但是其执政时期的历史长期被忽视和扭曲。简文帝和桓温的人物形象也长期......
桓温,东晋大司马,一个手握生杀大权、连皇帝都忌惮三分的大军阀。 军阀都是不讲人道和民主的,丑闻自然就多不胜数。 然而,要想曝......
东晋时,有位大作家袁宏,文章写得特别棒,人称“一代文宗”。在当时,哪位名人要是能被袁宏在文章中提到大名,简直太有面子了,不然就觉得跌......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喝酒与众不同。 他喝的不是酒,是悲凉。 司马曜从出生就承载着悲剧。 他出生时,悲凉之雾,渐被东晋。皇......
桓温是东晋中期一位举足轻重的政治家,此人历经穆、哀、海西公、简文、孝武六朝,文英武略,一举一动无不牵动东晋政局的发展,对当时......
桓温,字元子,东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有着过人的远见和英雄的真性情,也有着强烈的欲望和睥睨天下的野心。渴望流芳百世,也不......
【正】 三、巨野泽东北至海的济水故道南济与北济流入巨野泽后,再由巨野泽流出,东注于海。由巨野泽流出的济水,乃是单一的河道,不......
《世说新语》对于人物之塑造历来为人称道,由于其独特的文体与编撰目的,比之正史有时反而更能塑造出鲜活丰富的人物形象。甚至由于......
闲翻《晋书》,看到对北伐名将桓温的评价是“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细细读来,桓温果然名不虚传,让人心生敬佩。 话说桓温上......
《世说新语》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被世人称赞,然而其中的逆臣作为书中独特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历来少有人论述。本文以王敦、......
<正>苻生(335-357年),字长生,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人,氐族,前秦景明帝苻健三子,十六国时期前秦君主,355年-357年在位。史料记载,......
永和三年(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收复蜀地,立下大功。回朝路上,桓温一行路过涪江中游,只见波光粼粼的涪江两岸一片祥和,还有歌声飘荡,洋溢着......
【正】 桓温北伐(伐前秦,伐前燕)过程中驻军霸上、枋头的原因,《晋书》编纂者遵循“彰善瘅恶,激一代之清芳,褒吉惩凶,备百王之令典......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魏晋风流历千年而令人追慕,《世说新语》是一部记载魏晋风流的宝鉴,桓温是《世说新语》中记载较多的一个人物。桓温性情豪爽,雄才......
习凿齿曾任过荥阳太守,亦曾任过衡阳太守。公元363年4月之前拜见过司马昱,"相王"不是去见丞相司马昱,而是桓温授意他去"观察"会稽......
东晋中期的政坛中存在着两大势力群,即盘踞荆襄的桓温政治集团与代表司马王室的司马昱政治集团。桓温与司马昱都爱好文学,招纳才士......
公元369年,东晋权臣桓温第三次北伐,在枋头和前燕军队发生了一场恶战,结果桓温惨败。枋头之战改变了南北各方的力量对比,并由此产生了......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流民向来都是一个很突出、很重要的问题。而在两晋时期此问题尤为突出。“八王之乱”让北方许多人迁徙他方,“五......
<正> 拙文《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载《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195页)有几处史料和校勘的错误。其中有的我于发表后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