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林油田相关论文
榆树林油田是特低渗透、低产能的油田。油井压裂投产后初期产量较高 ,但油层压力和产量下降速度快 ,并且压力、产量降低之后恢复起......
本课题从认识油田主要地质特征入手,分析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沉积环境及储层特征,研究了相带特征、储层特征;进而对成藏特征、构造......
榆树林油田东16、东18区块经过十年的注水开发,排间矛盾越来越突出,注水井排油井含水上升迅速,油井排油井受效相对较差或不受效,影......
一十年前——1992年,大庆石油管理局计划开发肇东市境内榆树林油田。肇东市委、市政府决定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在反复调研论证的基......
榆树林油田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田,具有含油饱和度低、连续性差,注水开发后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等特点。超前注水采用先注后采的......
通过对榆树林油田压汞资料的分析,发现该油田的微观孔隙结构参数大部分与中高渗透油层的特征相似,其相对分选系数和结构系数随着渗......
目前对于特低渗透储层剩余油的研究,多数采用核磁共振方法监测剩余油饱和度,对微观剩余油分布位置及定量分析的较少。为了确定扶杨......
针对榆树林油田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树2井区块储层特征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等效导流能力方法,进行了多参数整体压裂数......
针对榆树林油田的特点,分析以往压裂效果差的原因,并对常规压裂技术采取了改进措施.该技术使用水力裂缝优化技术,优化裂缝支撑半缝......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水井压裂方案存在的问题,根据东18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采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和“等效导流......
大庆榆树林油田注水系统和地层的结垢(类型以CaCO3为主)非常严重,已导致地层堵塞、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油田开发效果变羞.室内实验......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低渗油藏所占的比例正不断加重,如何高效开发这类油气藏是石油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注天然......
文章在系统收集和整理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资料的基础上,利用薄片观察和统计、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岩石物性(孔、渗)测定及压汞资料分......
大庆榆树林油田升榆455井区平均井深2200m,封固段一般为950m左右,两套油层;下部扶杨油层,埋藏深度在1800-2140m之间,上部为葡萄花油层,埋......
在岩心观察描述和分析基础上,结合测井、录井等其他资料综合研究,查明了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三段沉积特征,并建立了不同沉积相、......
在榆树林已开发区沉积微相精细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密井网区开发井资料,进行砂体精细解剖,通过榆树林油田葡萄花油层砂体成因类型......
综合利用岩心、测井、钻井等资料,对扶余油层沉积相类型进行识别,认为榆树林油田扶余油层为曲流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共识别出......
针对大庆榆树林油田树322井区油藏地质和现有开发井网与裂缝方位,利用ECLIPSE油藏模拟软件,进行了多参数下的压裂增产增注的油藏模......
创新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当前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取得突破、求得新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根本途径。为了适应新......
大庆油田的思想政治工作,是油田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庆油田基层单位的党建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其根本原因是还没有真正做到以......
利用恒速压汞技术对榆树林油田二、三类储层孔隙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类储层喉道半径较大,三类储层喉遭半径细小。储层的喉道分......
针对目前常用调剖选井方法中未考虑经济因素的问题,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将改进的RS决策法和经济指标界限相结合,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
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胶结作用以碳酸盐胶结作用为主,溶蚀作用以长石和中基性火山岩岩屑的溶蚀作用为主,交代作用以钠长石化为主要特......
应用氧化还原电位法测定含油富集区,在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进行了试验研究。开展了区域大剖面、典型剖面以及面积网格等不同方式的电......
以大庆外围特低渗透岩性油藏--榆树林油田为例,通过对含油砂体的地质解剖,提出了一套适合窄条带河道砂体的随机模拟井网优化部署方法。......
树127区块是榆树林油田南部较具潜力的开发区块,为了提高对该区油藏地质的了解,更好地解决实际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为此对树127区块......
大庆榆树林油田扶杨油层沉积过程发育多期河道砂体,其呈狭窄条带状相互叠置且区域相变快,这些复杂的沉积特征制约着油田的开发。如......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使我国全面融入全球经济的运行,而石油行业将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机遇与......
低渗透油田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开采难度很大,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渗流力学理论,推导了......
低渗透油藏具有低孔、低渗等特性,在压裂液的使用上应以降低滤失、减少伤害为重点。根据低渗透油藏储层的特点,对压裂液添加剂进行了......
启动压力规律和渗流理论研究表明,只有当驱替压力梯度完全克服油层启动压力梯度时,注采关系才能建立,因此克服低渗透油层启动压力......
根据目前大庆外围油田油层跨度大、小层多、层间矛盾突出的特点。在注水过程中,表现出层间吸水差异较大,部分注水井非主力油层吸水异......
自2008年起榆树林油田开展了CO2驱油现场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注气效果,2010年开始逐年扩大试验规模,规划到2020年扩大到15个试验区块......
利用岩心物性分析、压汞曲线和镜下分析等资料,研究榆树林油田东16区块扶杨油层的宏、微观特征及二者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扶杨油......
储层非均质性是沉积、成岩和构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及控制因素对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调整开发方案、提高剩余......
针对榆树林油田采油井和地面集输管线产生H2S的问题,首先,对榆树林油田检测数据进行分析,理论研究H2S产生的可能原因,然后采用室内......
确定裂缝是否转向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目前榆树林油田重复压裂问题之一。通过Fracpro PT软件拟合分析了现场压裂数据,施工过程净压......
裂缝系统对于低渗透油藏的经济开发极其重要,微裂缝性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一直是特低渗透油藏开发生产中的重点问题:以相对渗透......
含蜡高凝原油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油井结蜡、水井结垢是一项常见的问题。尤其对于特低渗透油田,在生产中随着井筒温度的降低,蜡组分......
松辽盆地榆树林油田下白垩统泉头组四段扶余油层沉积时期发育大型浅水三角洲沉积。本文基于12口探井岩心与2268口钻井资料,通过单......
随着大庆主力油田开发陆续进入高含水阶段,外围油田的开发为弥补老区产量递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外围油田产能有限,其采油方式......
由于水力压裂技术在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及其它工业生产领域中广泛地应用,并且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水力压裂技术在理论方......
学位
榆树林油田处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东部斜坡,主要产油层系是中生界白垩系泉三、四段的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储层为河流相......
近些年来,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层序地层学理论已由适用于盆地规模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发展到适用于储层规模的高......
随着大庆主力油田开发陆续进入高含水阶段,外围零散油田作为不可或缺的接替储量正在不断加大勘探、开发力度。但因产量有限,其采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