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女高音相关论文
次女高音作为人声声部的内声部,由合唱中的和声声部、配角声部到独唱再到歌剧中的主角,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竞争过程......
次女高是一个比女中音音域稍高,仅次于女高音的音域,位于女中音和女高音中间声部。既有女中音浑厚又丰满的胸腔共鸣,又有女高透亮......
期刊
美声在西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声部划分作为声乐艺术的重要支撑体系,已有完整的研究与界定,早已成为成熟的学术体系,这个系统作为歌......
本文论述了男中音声部和女中音声部中的两种特殊的类型,将其与同声部其他类型的声音区分开来,力求进一步对这个两个声部的声音类型......
次女高音是女生声部划分中一个较为特殊的声部,它的源起确立和发展都是在欧洲进行的,这个声部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域方面,它的音域......
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中《我心花怒放》这首咏叹调,是为数不多的女中音、次女高音的代表曲目之一,它以优美动人的旋律而脍炙人口。......
《灰姑娘》是一部历史悠久的经典童话,由它而衍生出的艺术表现形式花样迭出,数不胜数。相比其他艺术形式,罗西尼的喜歌剧《灰姑娘》堪......
美声唱法是17世纪产于意大利的演唱风格。它以优美的音色,声音变化力强为人们所知,在美声中有两个声部划分不是那么的明显,那就是女中......
【正】在2015年第43届香港艺术节中,上由指挥大师罗日杰特文斯基(G Rozhdestvensky)率领的莫斯科大剧院歌剧团、合唱团及管弦乐团......
次女高音是介于女中音与女高音之间的声部,其音域宽广,音色浑厚丰满,在女声四个声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近年来,对次女高音的研究逐......
<正>俄罗斯盛产中低声部的声乐人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了禀赋天成的原因之外,更仰仗训练方面的成熟经验。自19世纪初西乐东渐......
<正>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是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与意大利中心外的其他作曲家如梅耶贝尔、托马斯等人......
<正>第15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即将于10月18日拉开帷幕。本届艺术节预计将有130多场来自中外专业表演院团奉上的精彩演出,众多艺术......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以其幽默的风格,优美的旋律,成为音乐历史上是最著名的歌剧之一。本文通过对《费......
次女高音作为人声声部的内声部,由合唱中的和声声部、配角声部到独唱再到歌剧中的主角,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竞争过......
《灰姑娘》是罗西尼喜歌剧的一部力作,也是歌剧史上的一朵奇葩。咏叹调《不再独坐炉边悲伤》是罗西尼歌剧《灰姑娘》整部歌剧中的......
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Salome)是部极具争议的著名歌剧,毁誉参半,评说不一。1905年首演者德国女高音维蒂希(M.Wittich)最初......
塞西莉亚·芭托莉是声乐演唱艺术中的“精灵”。她那浑厚圆润的次女高音音色与完美的花腔技术相结合在声乐演唱艺术界是史无前例的......
次女高音声部作为女声声部之一,是歌剧发展历程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莫扎特这位在西方音乐历史中鲜有的创作奇才,18世纪至今他所创......
<正>立陶宛现代作曲家奥斯瓦达斯·巴拉考斯卡斯(1937-),一生历经了苏联时期和祖国的最终独立,但他的音乐中很难见到苏联时所崇尚......
<正>罗西尼是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在18世纪末,意大利的正歌剧和喜歌剧进入衰落时期,是罗西尼在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
这张拿索斯唱片录制于1993年,收入巴赫的两部作品《圣母颂歌》(BWV243,1723)和《康塔塔·我满足了》(BWV8:2,1727)。......
莫扎特是一位伟大的戏剧天才,他的创作得益于绝对的客观心态,音乐是他的语言,他的整体创作理念具有纯粹的审美性质。莫扎特一生共......
本文为卡扎诺娃所著意大利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雷娜塔·苔巴尔迪(1922~)传记中的一节,全文用对话的形式写成。本译文系从1989年苏......
Bel canto,字面意思是“美丽的歌唱”。这是一种来源于中世纪,盛行于十六、七世纪的意大利歌剧的美声唱法。它要求歌者用半分力量......
罗西尼是典型的意大利人,他的音乐创作继承了意大利美声歌剧的优良传统,即充满着抒情优美的旋律,同时也保留了17、18世纪的余风,作......
菲菲:晓林,今天我们又跟大家聊聊哪个声部昵?晓林:女声声部现在只剩下最后三个声部还没跟大家聊过,那就是戏剧女中音(戏剧次女高音)、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