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演替相关论文
研究目的:了解生境片段化后长期的群落构建轨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实世界中,由于干扰发生时间的不同以及初始条件的异质性,片......
对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河谷地区热带森林植被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述了造成该地区热带植被概况及其被破坏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并......
由于热带地区高毁林率,退化地的恢复已成为保护植物群体多样性和创造野生动物栖息地的重要方式。评价恢复区的成功与否对于改进恢......
一、选择题 1. 某校园有一片草坪和一片树林,下列关于这两个群落中动物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紧扣“群落演替”是一动态发展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态发展观”。“弃耕农田上的演替”的教学可......
该文以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统计学、信息论、分形理论的基本方法,分析了森林群......
本文研究了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季节动态、生产力和周转率,不同演替阶段细根生物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演替阶段细......
本文研究了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有机碳库的特征,凋落物和细根的生物量、有机碳含量和有机碳归还特征,以及枯枝落叶层有机碳......
原始阔叶红松林是中国温带地区典型的地带性群落类型,蒙古栎次生林是其旱生序列次生林类型之一,对于这两种群落类型土壤呼吸及其各组......
在人类干扰下,温带湿润地区地带性植被--针阔混交林群落多发生次生演替。人类干扰的强度不同,次生演替所处的阶段不同。本文以左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同时也是全球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在气候变化中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区域森林往往是由不同林龄或演......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通过苗木移植试验,测定了21种香港乡土树种在次生林下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种类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在林下生......
在西双版纳热带地区选择了 4块不同演替年龄的刀耕火种弃耕地 (4年、9年、2 9年、大约 40年 ) ,通过“空间代替时间”的办法 ,采用......
通过苗木移植试验,测定了21种香港乡土树种在次生林下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大多数种类的幼苗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在林下生......
本研究在亚热带地区选取了5个演替阶段(4~5年、8~12年、18~22年、25~30年和35~40年)的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脂肪酸的方法研究不同......
崇明东滩湿地98大堤内的生态示范区由于人工排水而干涸,芦苇塘成为次生裸地,土壤条件发生变化,呈明显的旱化和盐渍化,植被群落结构......
在重庆缙云山选择典型、有代表性的不同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抗蚀性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提出了可反映特征根大部......
从海南省中部山区枫香次生林林下更新树种的多样性和生长变化入手,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影响更新苗的死亡和损伤的原因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对长白山白河局不同林龄的次生林土壤动物的组成进行比较 ,探讨了土壤动物群落随森林采伐更新演替的变化以及演替阶段 (增长期......
在晋西黄土高原中阳县土石山区阴坡地段,选择4种典型群落次生演替阶段样地,研究了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群落复杂性的变化规......
对黄土丘陵区植被次生演替灌木初期的土壤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木初期土壤养分含量总体上表现出0~20 cm土层明显高于20......
2012年春季,采用样方法对2011年夏季由红壤堆积形成的撂荒空地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成堆积性红壤次生演替......
培育森林是造林的第一目标。在外界因素作用特别是人畜破坏活动停止后,植物群落开始在次生裸地上进行次生演替,即群落的复生,这也就是......
采用样方法对位于韶关市郊的撂荒堆积红壤性土进行次生演替植物群落结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撂荒堆积红壤性土经过3年的植被恢复,植物......
美国生物学家Davis、中国的徐家政等曾对盐田的生态进行了初步调查,主要调查了盐田水质的透明度、盐度,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优势......
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出发,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体系,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重庆缙云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山地土......
对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演替初期的白背桐群落生物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0龄群落总生物量为57.819 t·hm-2,其中乔木层为51.......
应用土钻法对天童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过程中细根的生物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细根生物量随演替进程变化显著(P〈0.05),在演替前期的......
选择苏北山丘区典型、有代表性的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群落进行植被调查和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化学性质在演替方向和土壤剖面上表......
以山东省济南市石灰岩山地封育10、20、308的林分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自然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组成、更新、结构和复杂性特征。结果......
耕地弃耕后植被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碳的大小和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与耕地相比,各种演替阶段的弃耕地均有较高的有机碳和微生......
杨桦次生林是在各种次生裸地上发生次生演替而形成的天然群落,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系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减免自然灾害等诸多方......
对四面山不同演替阶段的次生植被类型进行了典型样地的土壤调查,结果表明,在天然次生林演替序列中,随着进展演替的进行,土壤理化性......
摘 要 叙述了以一杯池塘水来模拟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观察其中的生物类型和数量随着时间发生的变化,以强化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概念......
运用基于个体的集水区森林动态模型(Catchment scale Forest Dynamic Mode,CFDM),对老爷岭张家沟次生林集水区进行了为期300a的模拟,并......
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研究了缙云山10种存在次生演替序列的典型植物群落坡面薄层水流的水力学参数特征及侵蚀产沙量的变化。研究结果......
基于物种多样性导致稳定性理论,从层次结构和物种多种性指数方面着手,测度和分析了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序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稳定性......
以长白山金沟岭林场的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山杨、白桦解析木资料,利用Richards方程拟合了白桦和山杨的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
期刊
1山东森林植被的现状山东省位于我国暖温带地区,在植被分区上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根据山东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地形等......
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表明:演替各阶段的种子库的种类组成以草本种、灌木种占优势,分别为20.35%~66.67%和16.09%~35.40......
次生演替是森林土壤有机碳、氮库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本研究以长白山原始阔叶红松林和杨桦次生林为例,通过成对样地途径,研究了森......
本研究以分布于东北东部山区的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借助于地统计学区域化变量理论,运用生态整合的观点和直观的空间......
演替是生态系统进化的重要方式,是影响生态因子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生态系统的主要因子,植被、微生物和土壤在演替过程中是互相影......
在香港石鼓洲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基础上,对该岛的324种植物的果实类型和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该岛植物的果实类型可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