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波动相关论文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亚热带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近年来人们对其相关的森林要素对过去环境变化的响应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藤本植......
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响应东亚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其丰富的沉积记录可反映详细的环境变化过程.重点对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东......
第四纪年代学的研究,可以说是从研究第四纪冰川沉积和建立冰期开始的。早在本世纪初,彭克等(A.Penk and E.Bruckner,1909)根据阿......
本文依据龙感湖钻孔的孢粉及硅藻资料,探讨了该地区近3000年来的植被发展及气候变化。通过数值分析方法,重建了年均温及年降水的时间序列......
通过对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101个小麂的线粒体D-loop区770bp序列的分析,探讨了两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效种群大小、历史种群动......
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一些学者把它归因于大气中CO2含量增加导致的温室效应,但我更相信另外一种观点:地球气候本来就是冷......
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普若岗日冰原平坦广阔,过去时期的气候变化信息在固体降水中得以保存,从其提取的冰芯弥补了藏北高原缺乏全新世......
我国是世界上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之一。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
长江口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区,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上海,就位于长江口地区,因此,了解该地区古环境的沧桑变迁,进而推......
全球变化科学对揭示和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系统运转的机制、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不断......
中国黄土堆积序列,记录了晚新生代以来东亚地区的气候环境演化历史,与深海沉积物岩芯、极地冰芯并列被称为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三大......
资源匮乏和气候变化是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最具影响力的两大中长期风险.不仅使解决传统的生命周期风险变得更加复杂,越来越频繁的气......
1 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rn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海洋、陆地、冰雪以及生物圈在内的庞大系统.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有多种,......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通过对莱州湾地区 196 0~ 1993年气候波动对水资源及极端旱涝事件的影响分析 ,可以看出该地区水资源对气候波动很敏感。当降水增加 ......
小兴安岭植物体中δ13C不仅受区域湿度变化控制,也受温度变化控制.泥炭纤维素的δ13C曲线,较好地响应了小兴安岭地区过去5000年来......
通过对国内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受气候波动的模拟分析,明确农艺性状选择策略,以135个品种为材料,采用分期播种法(两播期相差40 d),以播......
气候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有重大影响。以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的准格尔旗为例,利用气象和《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
绿洲是荒漠区适宜多种生物共同生息繁衍的地域,它通过人为干扰、气候波动和构造活动等因素的变化调控而发生演变,构造活动对绿洲演变......
利用黔东南州16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1991~2005年逐年气候因子与林业病虫害发生发展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年平均气温、年极端最高......
根据宝清东升泥炭剖面的花粉记录及14C测年数据分析,划分出3个孢粉组合带。BQ1组合(3700aB.P.以前)以耐干旱的蒿属、藜科花粉高含......
本文利用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站)2006-2012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以及榆中站气象资料,分析了陆面各辐射收支分量对于气......
2013年春季,气温反复无常,产生苹果花期冻害的可能性较大,目前,陕西省关中和渭北东部苹果区,普遍进入芽膨大期和展叶期,苹果开花期......
40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和产流量持续下降,20世纪90年代与80年代相比,年均降水量减少了14.86%,年均径流深减少了42.4%。基于分布式水......
利用一个集总式水文模型(CHARM),模拟了不同的气候与土地覆被条件下长江上游梭磨河流域的水量平衡,定量区分气候波动和土地覆被变......
内蒙古地区自仰韶文化温暖期结束之后,逐渐形成了以草原为典型环境的生态变迁,内蒙古地区的人类社会也随之由原始农业社会向典型游......
根据大量的野外考察资料和室内测年数据,通过对全新世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研究,总结了青藏高原东缘和华北地区泥石流活......
通过对上海地区三个钻孔更新世地层的孢粉研究,划分出了更新世9个孢粉组合带,反映了该区植被演替、气候波动、环境变迁的9个阶段,......
选用代表重庆四个区域的江津、丰都、奉节、酉阳1960-2001年的气象及水稻产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突变检测方法对水稻产量资料序......
古气候分析典型实例的对比,表明中国热带第四纪的气候波动,海域与陆域的差异主要出现在早、中更新世及末次盛冰期,而晚更新世以来......
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气候波动对东江流域水资源及水循环的影响,将为东江流域国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调配等提......
对位于洞庭盆地安乡凹陷东南部的两护村ZKC1孔中更新世洞庭湖组砾石层进行了粒度和砾态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砾石的粒度变化反映......
用激光粒度仪对乌鲁木齐河尾闾的东道海子B剖面样品进行测试,获得机械组成的原始数据。样品粒度分布频率曲线可以分为4种类型。不......
和田河绿色走廊是塔里木盆地中南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三条绿色走廊之一,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生态、交通意义.绿色走廊的演变受......
全新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对该时期的气候演变研究已经成为古气候研究的重点。天水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是古......
根据FAO推荐的彭曼—孟蒂斯方程,利用典型草原区1961—2008年25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了典型草原区潜在蒸散量的变化趋势以及与气......
根据沉积、考古、热带动物分布及相关史料得出,中国热带地区历史时期(周代至清代)的气候波动有5个冷期及其间的4个暖期。唐宋以后,自......
20世纪,中国热带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在气温波动过程中有2个冷期和2个暖期。最暖的时期为80年代后,这与全球变化相一致,但是昆明最暖......
新元古代南沱冰期海洋磷浓度出现了大幅度的升高,这可能对该冰期后的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演化均产生了影响,但磷浓度升高的原因尚......
通过对西藏藏北高原多格错仁盐湖湖岸3101cm高度剖面进行地形地貌、地层沉积特征、矿物学特征及粒度、频率磁化率等气候环境变化指......
应对气候变化与植被恢复是岩溶区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以云南石林岩溶区为对象,采用1987-2017年的长序列植被指数和气象站点数据,......
去冬今春,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严重干旱,大型湖泊水面大幅缩小,部分中小河流出现类似黄河的断流,长江水位创历史新低,严重影响了......
摘 要:从环境演变动态、系统的观点出发,以不同的时空尺度相配置,对气候波动与地表植被盛衰变化的关系,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发生的......
根据辽宁南部地区全新世沉积物的沉积层序、孢粉组合和放射性碳年龄的分析,初步建立全新世地质年表,恢复一万年来自然环境演变的基......
<正>泥炭是一种表露或浅埋的矿产资源.随着世界能源危机日益加剧,对泥炭的研究和开发,已引起许多国家的重视.泥炭成炭期的划分,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