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流相关论文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具有毁灭性的气传真菌病害,由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在许多国家和地区......
单性木兰(Kmeria septentrionalis Dandy)属于木兰科(Magnoliaceae)单性木兰属(Kmeria (Pierre)Dandy),为我国特有物种,在《中国物种红色名......
澜沧梨藤竹(Melocalamus arrectus)是滇西南及滇南地区常见竹种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本研究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double digest RA......
鲂属(Megalobrama)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鲌亚科(Culterinae),包含团头鲂(M.amblycephala)、三角鲂(M.skolkovii)、广......
该文应用遗传学和进化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遗传算法进行了研究.在三个方面对遗传算法进行了改进: 1.应用生物学的理论及实验结果......
为了研究菌腔虫瘿中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菌丝体群体遗传结构,利用ITS、tef 1和rpb 1序列对云南、四川两省12个......
美国白蛾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具有寄主范围广、繁殖能力强和环境适应性强等生物学特性。近年来,美国白蛾在我国的疫区数量不......
蜡皮蜥(Leiolepisreevesii)是蜡皮蜊属中分布最北的一个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包括广西、广东和海南)以及越南,是少数分布于热带......
植物空间遗传结构(SGS)是探讨植物之间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研究,对于评估濒危植物种群发展的潜力和进化方向具有重要的......
野猪(Sus scrofa)属偶蹄目(Artiodactyla)猪科(Suidae)猪属,起源于东南亚,是有蹄类动物中分布范围最广的种类,对于生物多样性维持......
木通属是隶属于毛茛目木通科的植物,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营养价值及一定的观赏价值。然而在系统学上对于木通属内部的种间关系尚不......
鸟类根据飞翔能力和迁徙范围的不同,可以分为不迁徙(留鸟)、部分迁徙、完全迁徙和长距离迁徙四种居留类型。相对于留鸟而言,候鸟更容......
通过对玉皇庙地区的具有相邻家域的四个川金丝猴群的遗传结构、遗传关系及基因流的分析,发现西梁活动的投食招引群(A群)和西梁野生......
同种或不同种的生物种群之间存在基因的交流,这种交流是指某一生物种群的遗传信息从该种群流向其他种群的过程。基因流可以揭示生......
作物同种及栽培种与近缘野生种之间的基因漂移(基因流)是防范作物品种生物学混杂及评估转基因新种质田间释放后所产生的生态学效应......
【目的】分析贵州地方茶组植物资源的亲缘关系,为明确贵州地方茶组植物资源的遗传关系及其保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从......
为了明确不同地理位置杂草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现状、遗传分化水平以及杂草稻群体之间的基因流.本研究利用24对SSR引物对来自黑龙江......
本研究测定了我国饲养的8个黄牛品种50个个体的线粒体DNA控制区(D-loop)全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我国饲养的黄牛D-loop全序列长度为......
自然界中的动物群体通常因为人为的、生态的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分成几个小(亚)群体。这些亚群体之间常常存在着行为和生态学上的......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e Baill)为珙桐科,珙桐属,是我国特有的珙桐科(Nyssacea)单型属植物,起源古老,为第三纪热带植物,是世界著......
本研究采集了来自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尼罗罗非鱼埃及品系(简称AN,采样22)、88品系(简称XN,采样26尾)和奥利亚罗非鱼(简称ALY,采样2......
本研究以福建省永泰县、闽侯县及福清市交界处面积约为734 km2的小尺度农业景观为研究区域,结合其农业景观特征,选取了19个乡镇为......
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 mosaic virus, SCMV)是引起中国玉米矮花叶病的主要病毒。本研究从2009年到2011年连续三年对该病进行了跟......
小麦叶锈病是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小麦叶锈菌突变和群体毒性结构的改变是导致小麦品种抗叶锈性丧失的主要原因。......
该研究测得中国鸿雁(Anser cygnoides)家鹅7个品种45个体和灰雁(Anser anser)家鹅3个品种16个个体共61条体线粒体DNA控制区Ⅲ长度......
桃蛀螟是一种寄主范围广、为害严重的害虫。不同寄主、不同区域的桃蛀螟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遗传分化,本研究采用线粒体分子......
本试验测定了中国5个牦牛品种34个个体的线粒体D-loop全序列,长度为891bp~895bp,有55个变异位点,24种单倍型,核苷酸多样度和群体单倍型......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原产中国的世界性观赏鱼类之一.自2003年以来,多个唐鱼野生种群相继被发现,其濒危状......
目的研究河南野生柴胡遗传多样性。方法利用伏牛山区和太行山区的4个居群36份个体的ITS序列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基于ITS序......
该文从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花粉流、栽培稻种质渗入对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化影响等方面来探讨栽培稻转基因通过花粉逃逸的范......
该文对翅果油树的形态特征、种子生理生化、生态学特征、染色体数目、群落生态、生物学特性、固氮生物学以及矿物质和化学成分等方......
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 vitis(Ga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国内外学者对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理学特性......
藏羚羊(Pantholops hodgsonii)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近几十年来,藏羚羊面临栖息地毁坏、惨遭猎杀等严重威胁,致使其种群片段化严......
该论文共包括三个部分:1.简要介绍了微卫星标记技术的优点、微卫星的突变、微卫星分析的一般流程、微卫星的应用及存在的缺陷等.2.......
白颈长尾雉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近年来因栖息地大面积的破坏及过量猎杀,种群数量逐渐下降。本文以线粒体DNA为分子标......
前期研究表明,皖南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呈现出以青弋江、新安江和水阳江为纽带间断分布的特点。本研究利用多态性微卫星位点......
大黄鱼为传统“四大海产”之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黄鱼遭到了掠夺性的捕捞,其资源基础受到了致命的破坏和打击。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基于19个自然群体和10个栽培群体共359个个体的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分析,研究秦岭地区核桃的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
利用GIS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对不同地理种群麦蚜的遗传结构、空间分布和发生动态等进行研究,以VC++为开发平台,以MapX控件作为图形......
通过对印度尼西亚蓝碧海峡3个澄黄滨珊瑚(Porites lutea)地理群体(YM、YN、YS)的79个样本核糖体RNA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TS基因(包括I......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PD)技术检测了西鄂尔多斯高原特有种四合木种群 5个斑块的遗传多样性。2 2个扩增引物产生 1 1 6条带 ,S......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