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树种相关论文
对浑河大伙房水库上游流域十壤侵蚀现象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工程和生物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方案,并根据其流域治理特点,推荐了适宜于水土......
针对山西省吉县蔡家川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植被配置和水分利用现状,基于SPAC理论,采用快速称重法,选择生长季典型晴天,对蔡家川流......
木(Araliachinensisl),又名乌龙头、刺苞头、鹊不踏、虎阳刺,它有多种用途,根、茎皮和叶皆能入药,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芽苞富有营养,可以食用;它还......
1 窄冠速生刺槐优良无性系刺槐是优良的用材和水土保持树种。我们针对刺槐干形不直、分枝角度大和多刺等问题 ,于 1992年开始从无......
刺槐是优良的用材和水土保持树种.针对刺槐干形不直、分枝角度大和多刺等问题,于1992年开始从无刺刺槐类型中选出了生长快、干形好......
枸杞具有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易栽培的特点,是防治土地荒漠化、发展沙产业的先锋树种,存干旱地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博州精河......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是黄土高原沟壑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油松根系发达,枝叶繁茂,适应性强,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树姿挺拔,四......
1全区树种资源概况灵空山位于山西省沁源县西北部、太岳山中段,东经112°01′46″~112°08′16″,北纬36.33′~36.40′,境内......
大叶白腊,别名花曲柳,属木犀科白腊属。落叶乔木,高8~15米,圆锥花序,花期5月,果期8-9月。具有易繁殖、后期生长速度快、材质好、抗逆性强等......
本文介绍了木豆基本特性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
文冠果系无患子科文冠果属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硬化和慢性肝炎的常用......
项目概述日本野漆树又名日本黄栌,是漆树科漆树属落叶小乔木,花期5月,果期10月,适应性强,耐干旱贫瘠,不仅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还由于其......
沙枣Elaegnus Angustifoial L落叶乔木,高可达15m,喜光树种,生长迅速,繁殖容易,生命力强,具有适应风沙、干旱,耐盐碱、瘠薄等特点.......
四倍体刺槐耐干旱、耐盐碱、耐瘠簿、耐烟,根系可以固氮,因而可以作为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四倍......
桑树属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别名家桑、白桑。其根系发达、萌芽力强、抗旱耐寒,是良好的水土保持树种;树冠丰满、枝叶茂密、秋叶金黄,适......
枸杞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树种,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浑身是宝,叶、果、皮均可入药。近年来,随着滋补药品和食品的开发利用,柴达木枸......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又名文官树、文冠树、木瓜,无患子科。甘肃的庆阳、平凉、天水、临夏、定西等地都有分布,尤以子......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为我国特有种。文冠果素有“北方油茶”之称,为我国北方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和水土保持树种,亦是良......
桧柏,亦称圆柏,常绿乔木,树高可达20米,树冠圆锥形。寿命长、树形美、叶带刺、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水土保......
毛条是优良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树种.从生物学特征、栽培技术、虫害防治、经济价值方面进行论述.......
林内透过降水量占同期林外降水的78.3%,林冠截留量占19%,树干径流量占2.7%,枯枝落叶层截留量占9.5%,林分密度对林内透过降水量影响很大,二者呈......
沙棘是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但其育苗需灌水、遮荫,难度较大,尤其在干旱山区大田育苗很难成功。经5年试验,摸索出了沙棘干旱无遮荫大田......
油松系松科松属。是我国北方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树姿雄伟,枝叶繁茂,根系发达,木材坚韧致密,纹理直,强度大,可作建筑、枕木、农......
枣树是我国北方地区栽培历史比较悠久的经济林树种之一,同时又是丘陵山区优良的水土保持树种。枣树具有抗旱、耐寒、抵御自然灾害能......
在前人对水土保持树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与专家评分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从适生性、经济性和水土保持能力3个方面对福建......
枸杞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经济价值高、寿命长的一种旱生小灌木,耐盐碱,抗干旱,栽后正常结果25年左右,但要使枸杞植株有良......
樟子松是我国北方主要造林树种,也是良好的园林绿化和水土保持树种。过去樟子松造林一般用裸根苗,但其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较低,且造林季......
侵蚀劣地种植青梅的栽培技术陈宏荣,刘巧凡、(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青梅属蔷该科落叶小乔木,二是常用的水土保持树种之,。喜温耐寒,,对地......
<正>一、概述江淮丘陵区位于安徽省中部,包括合肥市和滁州市、六安市、马鞍山市的部分县区,总面积约34000 km~2,占安徽省国土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