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长安城遗址相关论文
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加快,城市周边的大遗址生存空间逐渐被蚕食,大遗址的保护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棘手问题。本文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借......
瓦当是中国古代屋檐建筑中兼具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始于西周中晚期,到汉代发展极盛。汉代瓦当是在秦代瓦当基础......
为实现大遗址保护与利用并举的目标,解决遗址区存在的空间矛盾、社会矛盾,满足人们经济与文化双赢的生活需求,本文以空间生产理论......
汉长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然而,直至今日其保护与发展却一直停滞不前.文章从汉长安城国家考......
遗址展示在西方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从1955年的《雅典宪章》到2008年《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宪章》的出现,标志着遗址展示理论日......
本文以汉长城遗址区内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村落发展与遗址保护之间的矛盾和村落空间存在的问题,从空间规划、道路交通、环境改善等......
在大力提倡西部大开发的今天,西安城市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但同时,西安又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
本文分析了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社会经济特征及社会经济发展与遗址保护的矛盾,提出了遗址保护区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方向与对策。......
2014年5月2日,正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小长假,位于西安市西北部二环右侧汉城湖公园,微风徐徐,游客络绎不绝,游乐场热闹非凡,到处洋溢着春......
本文研究的汉长安城遗址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遗址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针对其文物资源优势及各......
近年来,着力保护与发展具有突出价值的世界性遗产与依恋属性的地方性人居的文化遗产地,成为人居型遗产地保护与活化的重要方向。大......
以汉长安城大遗址周边商品住宅为研究对象,通过反距离空间权重插值、特征价格模型等方法分析了该区域房价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了遗......
<正> 由西安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古城西安重要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国际研讨......
西安是一座有着丰厚历史文化遗存的古都,尤其以大遗址为代表的重大历史文化遗产散布于全市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些大遗址历经年......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先后有14个封建王朝建都在今天的陕西境内,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时......
传世的长私官铜鼎有长篇铭文,据铭文可知其为西汉长乐宫皇后食官管理和使用的礼器,未见著录。这件有铭铜鼎的发现,对研究西汉皇宫......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也不断增长,大遗址不可避免会受到城市建设侵蚀,导致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冲......
科学详实的记录档案是对遗产进行保护、研究等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遗产档案充分记录了该遗产在人类文明与文化史上的价值与地位......
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历史沿革、遗址分布概况、遗址构成要素、遗址特征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汉长安城保护与利用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
<正>文化西安,彰显的是对历史的延续和尊崇,守护的是对文化的信仰和文化的自信。西安的文化建设,从来都是政府、专家长期聚焦和深......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与空间规划机制还存在诸多缺陷。如何扭转市场颓势,弥补区域产业发展因区域治理和空间......
记者21日了解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对北宫一号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1905平方米,发现一组西汉建筑遗址,出......
以处于特殊位置的汉长安城遗址为例,针对大遗址区“遗产保护限制乡村发展,乡村发展破坏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了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摘 要:中国是世界上历史延绵不断、长期统一的古代文明发达的大国之一,而大遗址是构成我国古代文明史迹的主体。其年代久远,地域广阔,......
元代张养浩的一首《山坡羊·未央怀古》带着我们仿佛穿越了历史长河,回到了二千多年前的汉长安城。"三杰当日,俱曾此地,殷勤纳......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快速的城镇化,人类经济活动密集区域的城乡建设使得大遗址保护与遗址区村落发展之间产生显著博弈。作为我国大遗......
<正>20年代末期,国民党南京中央政府为加强对西北地区的控制,提出了颇为宏伟的“开发西北”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西安做为西北的门......
汉长安城遗址内现存的现代建筑物如何进行风格协调和整体改造的问题,是关系着汉长安城这一重要的历史遗址是否能得到有效和科学保护......
<正>中国古代建筑是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发展起来的,作为主要用材,瓦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举,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瓦......
学术界对汉代四神图像与意义的研究十分关注,但是对四神之一的玄武的研究相对薄弱。目前对于玄武名称的研究,只有逸空的《玄武训》......
近年来,挖掘遗址型村庄的在地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乡村振兴与文化遗址协同保护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对汉长安城遗址型村庄——扬善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1991年签署和1996年续签的以中日都城考古学研究为主要课题的友好合作协议,1997年双......
<正>刘庆柱,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1943年生于......
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脚步从未停止,伴随着城市扩张外延所带来的各种影响,大遗址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协同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正> 在秦文化研究中,秦咸阳城布局形制是个重要课题,七十年代以来,在秦都咸阳遗址考古取得丰硕学术成果的基础上,秦咸阳城布局形......
<正> 汉长安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开始于1956年10月,至今正满50年。当初,我受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西安汉长安城遗址保护区滨水环境的质量与该区域遗址的保护、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区域旅游品牌建设息息相关。本文通过探讨汉长安城水......
本文以大遗址中居民问题为立足点,结合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区居民搬迁后带来的问题,并参考英国哈德良长城处理周边居民问题的方法,......
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对乡村意义空间的认识能够帮助理解社区居民与居住环境之间复杂的心理联系,为缓解搬迁改造过程中非经济......
<正>作为我国大遗址集中分布的主要城市之一。西安拥有遗址类国保单位14处,省保单位24处,汉长安城遗址、大明宫遗址、阿房宫遗址、......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考古学家。1943年生于天津,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98—200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