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朔藩镇相关论文
代宗至德宗年间,河朔藩镇内部以及藩镇之间结成了庞大的婚娅网络,为了降低这一网络对于唐廷的政治影响,德宗将数位公主下嫁给河朔......
宪宗元和元年(806),宰相杜黄裳首次提出德宗“姑息”藩镇的观点。此后,这种观点日渐成为一种共识并一直延续到今天。认为德宗对藩......
中晚唐时期最重要的政治特征之一就是以河朔藩镇为代表的藩镇割据,这也是唐代宗以来唐王朝的主要政治课题之一,朝廷曾多次尝试解决......
【正】 唐朝的国势,在唐玄宗统治时期达到了兴盛的顶点。天宝十四年的安史之乱,动摇了她的统治。战乱费了八年的时间虽然平定了,但......
灵泉寺唐代题记是河朔割据藩镇推行了两税法的重要实证史料,印证了相关史籍关于两税之夏税五月提前征收的记载,反映了县令躬亲两税......
唐末农民起义失败以后,唐王朝的大地上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在众多的军阀中,李克用和朱全忠无疑是实力最强的两大军阀,而李克用......
<正>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朝廷平定了安史之乱以后,无力彻底消灭其余部,不得不任命降将张忠志(即李宝臣)为成德军节度使,薛嵩为相......
王武俊谥"忠烈",其三次叛唐的行迹显然不符合此谥号之本意,唐德宗赐谥王武俊"忠烈"乃是出于宣传教化的考虑,希望将身为成德军节度使的......
本文以近年公布的石刻资料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和历史背景,对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藩镇诸州刺史的相关情况加以补正,希望能使《唐刺史......
中晚唐河朔藩镇在社会流动方面呈现出重才干而轻家世的趋势。河朔军事精英的才干是在河朔藩镇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
安史之乱后,河朔地区陷入割据,河朔藩镇武职僚佐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央朝廷为官的机会较少。唐廷派朝官入河朔三镇任职也很困难。因......
由于魏博是河朔地区第一次实行"父死子继"的藩镇,为了取得唐廷支持,田悦表面上接受了德宗对该镇的黜陟,而资历与位望皆在田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