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学相关论文
一、陈万里及国学研究院1926年,陈万里从北京动荡的时局中脱身,辗转南下,途经上海来到厦门,受聘于厦大国学院,任“考古学导师兼造......
每座古城都会有一座文庙,泉州的这一座,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独特、底蕴之丰厚,在全国上千文庙中,实属罕见。 遥想孔子当......
学氏家族人员较少,为较罕见姓,但分布较广。在福建有“海内奇姓,八闽一家”之说,而北方也有“北方数省,密云一家”的说法。 上世纪70......
本文在全球本土化的历史情境中,简要梳理作为一种历时性、地方化、跨学科之知识生产的"泉州学"其当下发展的整体脉络及其名下诸个分......
基于对李亦园先生晚年所做的口述史补充访谈,简要回顾了李先生参与和推动"泉州学"发展的过程,由此体现出这位杰出华人人类学家的深厚......
泉州学与徽州学的研究对象均为地域文化。本文侧重从泉州与徽州两地的地理环境、文化传统、人文性格等方面作一比较研究,认为大传统......
在我国,敦煌学、藏学、徽学、泉州学等学科被统称为地方学;西方国家把地方学称为地区学或区域学。西方国家地区学成果丰硕,与我国地方......
当前,在国际范围内,地方学研究持续升温.泉州是一座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其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内涵,与国内甚至国际各大城市相比,......
语言是文化的第一载体。研究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应尽可能把讲闽南语的族群纳入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福建省及......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李亦园教授在"海峡两岸泉州学研讨会"(1999年10月)上的主题演讲《"泉州学"的新视野》是泉州学研究的经典之作,对泉州学......
学报的特色必须历经长期的培育,而先行创办特色栏目则是必要的选择。《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的“泉州学研究”栏目经过8年的精心构建,......
泉州学的缘起与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转型及其促成的史学转型息息相关。中国20世纪初期史学观念的变迁,是孕育泉州学学科意识的学术背......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文章对“泉州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 ,并从宏观方面与操作方面提出推进泉州与闽南历史文化研究的对策......
<正> 深秋季节,北方的寒意可比隆冬的南方;一次涉及"文化互动"的学术会议,定在依然温润的东南滨海之城泉州举行。会议联络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