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清净寺相关论文
元代是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普遍传播和发展的一个朝代,大量清真寺的修建、扩建以及遗留下来的穆斯林墓碑石说明了这一点,也可以从(伊本......
<正> 唐宋时期,我国和阿拉伯帝国的关系有了极大的发展,这表现在以贸易往来为先导,然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方面进行多层次、......
泉州清净寺(即艾苏哈卜寺,也曾称为圣友寺),是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中国伊斯兰教古寺,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形式......
<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学术活动,将于今年2月在“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环的古刺桐港(今福建省泉州市)举......
<正> 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率众创建了简朴清真寺于麦地那之南郊,即伊斯兰教发展史上著名的库巴寺。那时至今,千余年来,清真寺日......
<正>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就有着友好往来和传统友谊。二千多年来,我国人民与阿拉伯人民通过“香料之路”这条海路交通,......
伊斯兰教寺院建筑传来我国之后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这颇与佛教建筑有些相似。佛教建筑起源于印度,但我国现在所......
<正> 中国建筑史学家刘致平教授的专著《中国伊斯兰教建筑》在1985年8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刘致平教授从四十年代开始致力于......
期刊
泉州清净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南鲤城区涂门街中段,是始建于宋、重修于元、明的伊斯兰教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广州怀......
<正>关于蕃坊,人们总要提及《萍洲可谈》的记载:"广州蕃坊,海外诸国人聚居。置蕃长一人,管勾蕃坊公事,专切招邀蕃商入贡,用蕃官为......
<正> 泉州清净寺(据1310年阿拉伯文碑译言为"艾苏哈卜清真寺"),位于泉州市内,南临涂门街,北依八卦沟(五代护城河),1961年经国务院......
<正> 我国清真寺约有两万余所,其建筑式样、结构、艺术风格丰富多彩,近10年采,随着中国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出现一大批关......
<正> 《中国历史》第二册南宋“南北方经济的发展”一节中有这么一段话:“南宋的海外贸易大大发展了。主要海港有泉州、广州和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