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杜相关论文
金、元、明三代是杜诗学史上相对冷落的时期,其注本的数量、质量,尤其是在杜诗学史上地位、影响,和宋代、清代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评审专家点评 慢慢走,欣赏啊,订正啊 朱光潜先生《谈美》一书中有一名句:“慢慢走,欣赏啊!”大体获知上海古籍出版社七卷本《杜甫......
王得臣是北宋时期著名学者,性嗜书、史,著述颇丰,其《麈史》论及杜甫去世时地,其《增注杜工部诗集》虽然散佚,仅少量文字保存至今,......
钱谦益推崇杜甫,将其学习心得陆续写成<读杜小笺二笺>,辑入<初学集>.明清易代后,嘱托来家坐馆的朱鹤龄补续成书,朱氏却增删内容,失......
明清之际风起云涌,是文学史上继两宋"千家注杜"后注杜的又一次高峰时期,彼时诸家在注杜中将杜甫的"君子-圣人"形象完全定型,成为文......
鉴于旧注的穿凿附会,明清以来的许多杜诗学者们在注释杜诗的时候完全删去旧注,仅仅保留杜诗原文,即所谓的白文本。杜诗白文本编选者的......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的文坛领袖,他建立了“通经汲古”的虞山之学,强调经史并重,主张诗史一家。他自己的诗作就有“以诗记史”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