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类相关论文
镁盐与毛地黄是否可同时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指在血管功能正常和循环血容量正常的条件下,心脏不能将从静脉流回心脏的血液充分排出,......
一、慢性心力衰竭的传统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 在循证心血管医学以前的时代,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是控制肺和体循环淤......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可发生于有或无心脏疾患的个体,其临床表现及其危......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我们对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后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
目的 探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洋地黄类及利尿剂效果不佳患者实施米力农注射液的疗效.方法 纳入患者42例,纳入时间段......
本研究用单盲法,采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对20例心绞痛患者服用黄芪口服液后心功能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服用黄芪口服液后患者心排血......
目的 对比研究哇巴因与地高辛对大鼠心肌钠泵(Na+-K+-ATP酶)α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长期给予大鼠注射小剂量哇巴因(20μg·k......
溺水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意外事故之一.如并发心力衰竭,往往使病情复杂化,增加治疗困难.本文对有关治疗矛盾及对策进行初步探讨。......
<正> 黄花夹竹桃和夹竹桃在福建境内生长极多,我们将其制成适当剂型,用于临床治疗心衰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于下。一、制剂 ......
洋地黄制剂在治疗心力衰竭及预激综合征的作用如何...
以洋地黄类为代表的強心甙于1785年就开始在临床应用,长期以来是增強心肌收缩力的唯一药物,虽然60年代以后,已逐渐出现一些非強心......
患者,男,73岁。因“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衰Ⅲ度”入院,用常规量洋地黄等治疗不足以纠正心衰,且血压偏低(11/7kPa),用药前心......
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低镁血症的发生率高,其原因除了镁的摄入低、吸收差和神经激素代偿机制外,洋地黄和利尿剂的应用也致镁缺乏,从......
氨力农(Amrinone)是近年来人工合成的非洋地黄类非儿茶酚胺类、具有正性肌力和扩张血管作用的抗心力衰竭新药[1].1996年8月-1999年......
难治性心衰(以下简称心衰)系临床常见的急症重症,多为心脏病的终末阶段,以往采用洋地黄类,扩血管类药物和利尿剂等治疗,近几年又加了......
注射用环磷腺苷(cAMP)是一种新型的非洋地黄类环核苷酸依赖性正性肌力药.新近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其具有潜在药效作用.本研究......
患者 ,女 ,67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病史 30年 ,平素未服用抗甲状腺药物 ,因心悸 ,气短1 0d ,加重伴喘息不能平卧 5d入院。体......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nK Sinus Synelrome 以下简称S.S.S)常见的合并症之一是心力衰竭.在对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治疗心衰通常......
随着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临床上,心衰患者常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心房颤动相对常见......
目前,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基本药物为洋地黄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β受体阻滞剂.......
目的:探索机械通气时引起新儿生肺出血的危险因素并早期加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对其治疗的有效手段。方法:采用临床试验方法,治疗组以机......
洋地黄是治疗心衰常见的有效药物,由于心衰患者往往合并多脏器功能减退,对洋地黄类药物非常敏感,加上其安全范围小,治疗量与中毒量......
病例一患者,女,55岁,既往有低蛋白血症,曾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长期应用华法林、地高辛等药物治疗.主因胸闷憋气伴有发热......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联合洋地黄类药物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MHD并发......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1ic heart failure,DHF)是以心肌松弛性、顺应性障碍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其发病率占OHF的......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是由肺组织、血管及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最终导致右心室扩大、心......
回顾调查了76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服常用药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洋地黄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硝酸酯类及利尿药......
近年来,有关心力衰竭的治疗有许多新的进展。合理使用这些治疗措施,可使一些所谓的“难治性心衰”获得满意的疗效。为此,本刊编辑......
洋地黄类与抗心律失常药、保钾利尿药、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药动学的影响,改变血药浓度,从而影响洋地黄类的疗......
<正> 洋地黄临床应用已经有200余年的历史,至今仍为一强心良药。本文从临床角度讨论3个问题:(1)洋地黄的临床药理学;(2)洋地黄中毒的临......
<正> 洋地黄类强心甙,仍是目前临床上很重要的药物之一,由于其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间的距离相当窄,因此也是最容易中毒的药物之一。......
<正> 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制剂的同时,常需加用其他药物,以达到控制心衰或治疗伴随疾病的目的。此间存在药物的相互作......
目的:观察表里分消法治疗心源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心力衰竭伴下肢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传......
洋地黄制剂治疗心力衰竭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尽管新的正性肌力药物不断问世,但尚没有任何一种强心药能取代洋地黄的位置,洋地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