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关论文
以南方稻区不同轮作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水稻-油菜轮作处理的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特征,并估算稻田增温......
【目的】明确大田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替代化肥对玉米农田土壤温室气体(N2O和CO2)排放及其增温潜势的影响,为稳定作物产量、减少化肥......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施氮模式对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以获得降低2季稻田温室气体(GHG)排放的灌溉施氮模式.[方......
为探究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布设了普通地膜覆盖(PM)、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BPM)和无......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重金属或其化合物也通过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化学肥料大量施用等人为因素进入农田,重金......
太阳辐射减弱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太阳辐射减弱下不同肥料种类和施用量对水稻生产、稻田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
【目的】明确不同覆盖时期(夏闲期和周年覆盖)以及不同覆盖方式(垄沟覆盖、全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
通过3季大田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比研究了两种施氮水平[300 kg(N)·hm^-2,N0;360 kg(N)·hm^-2,N1]和3种种植模式[甜......
为研究有机肥等碳施人稻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设置猪粪、鸡粪和稻草分别与化肥混施处理,利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仪监测稻田甲烷(CH4)......
试验采用室内培养结合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秸秆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含水量60%、温度恒定26℃下的菜地土壤氧化亚氮(N2O)、甲烷(CH......
为探究冬种不同作物、水旱轮作措施对稻田丰产及温室气体减排的影响,本研究设置5种种植模式,即紫云英-早稻-晚稻(CRR)、紫云英-早......
以‘沪旱61’(节水抗旱稻)和‘秀水134’(普通水稻,作为对照)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和节水两种灌溉处理,研究节水灌溉对稻田温室气体......
农田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重要排放源,在全球大气温室气体(CH4、N20和CO2)净交换和碳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综合......
本研究利用手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进行了连续5个生长季(20072009)的双季稻田温室气体(GHGs)(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排放观测,同时监测了......
禾/豆间作具有高产、高效、减排、可持续等多种优点,氮肥管理技术是诸多优点能否发挥的决定因素。单作生产中,氮肥后移作为优化作......
为探究在南方双季稻区施用生物炭对稻田综合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
中国政府于2009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的目标。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大气温室......
为探讨京津冀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的影响因素,采用对数平均迪式分解模型及归因分析(LMDI-Attribution)方法,基于1996—2014年......
近年来,由于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不断升高所引发的气候变化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减缓气候变化,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当......
在集约化生产模式下,过量施用氮肥、频繁耕作和秸秆不合理处置造成了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系统氮素利用效率低和温室气体排放......
利用田间观测和模型预测方法对太湖地区一个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稻田生态系统进行了稻季温室气体排放观测和净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析......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持续升高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是当前广受关注的环境问题。稻田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受到广大农业环境科学......
<正>要实现煤炭绿色发展,首先要清洁,改变煤炭开发利用方式,推动煤炭由"黑"变"绿";其次要高效,大力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
农业有机物料是重要的资源,而有机物料与无机肥配施被认为是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产量,减少化肥施用,保护环境的重要农业生产......
<正>我国能源消费概况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推动世界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对能源安全、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新的国际竞争力的战略追求,将......
以旱作雨养条件下的春玉米为试验对象,在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研究了地膜覆盖和施氮量对农田净温室效应和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