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松林相关论文
根叶是树木最重要的营养器官,根叶性状可塑性反映树木对生境的适应能力。造林树种选择及其混交模式是南方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中需......
该研究以桉树纯林、湿地松纯林、混交林的3种林龄阶段林分为对象,探究不同林龄林地土壤因子和林下植物丰富度及重要值,明确林下植......
由于历史原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鄱阳湖区土地风沙化问题成为南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之一,为揭示湿地松在沙地植被恢复中的土壤养......
上个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人类活动引发的陆地生态系统的氮输入增加了3-5倍,这一趋势仍在继续。中国亚热带地区已成为全球高氮沉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江西红壤丘陵区湿地松人工林经过10多年的自然更新,林下植被恢复迅速,仅灌木物种就达69种。先采用重要值分析判别各物种的地位和作......
为了阐明湿地松林土壤呼吸对氮沉降响应的变化规律以及氮沉降是否改变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运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
以亚热带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3种水平(对照CK:pH 6.5;低硫LS:pH 4.5;高硫HS:pH 2.5)的模拟硫沉降控制试验,分析土壤生化特......
对立地、密度、林龄基本一致的湿地松林分采取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和修枝试验,确定了湿地松林第1次间伐和修枝年龄为7~8 a;林分标准......
本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低效湿地松和马尾松林地土壤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地土壤与马尾松林下土壤相比,有机质含量均值7......
应用生物地球化学模型BIOME-BGC模型估算了1993~2004年红壤丘陵区湿地松林总第一性生产力(GPP)、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分析GPP、N......
针叶林混交阔叶树是改善土壤肥力、增强林地养分循环的重要措施,而混交效应受到针叶树种自身特性的影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重点论述在江西省大岗山山下林场清除灌丛和其它次生植被的迹地上栽植湿地松 ,发育至中龄林、近熟林时土壤性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
研究了江西省吉安县不同类型湿地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白檀、黄栀子、山莓、菝葜、黄荆、小果蔷薇等物种在各类型林......
对人工湿地松林内K、P、Ca、Mg、Cu、Na、Zn、Mn、B等9种化学元素的研究,通过降雨输入、地表径流输出以及在林分中的积累、留存、......
为了明确萧氏松茎象发生与林下非寄主植物之间的关系,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2统计检验、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Crame......
植物的生物性总挥发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BVOC)有提高空气质量、改善人体心理及生理健康的功效,而复合型......
稳定性是一个评价群落结构与功能的指标,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依据林分地上部分指标建立稳定体系,对苏州近郊4种人工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