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态铝相关论文
近期黄、东海溶解态Al调查结果显示,赤潮爆发过程中溶解态Al的含量会明显降低,说明浮游植物生长对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2日期间,通过对南海18°N至5°N海域25个站点78个溶解态铝样品的采集分析及所获得的浮游植物......
研究了聚合氯化铝(PAC)与不同粒径的天然粘土矿物复合混凝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并对残余铝的形态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者复......
闽浙沿岸海域是我国赤潮多发区之一,为研究浮游植物对铝的清除提供了良好的场所。于2007年5月和2008年5月对该区域溶解态铝的分布......
本文利用改进的铝-荧光镓(Al-LMG)荧光光度法测定了2001年夏季和秋季胶州湾水样中的痕量溶解态铝,分析了夏、秋季胶州湾内溶解态铝的......
本文通过现场Al加富培养实验探讨浮游植物细胞生长过程对溶解态Al的清除机制。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N/P/Si加富组,N/P/Si/Al......
研究了PAC与不同粒径的天然粘土矿物复合混凝去除给水中的颤藻。结果表明,两者复合除藻效果显著优于单加PAC。当PAC浓度为12mg/L,矿物......
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6月对珠江口、南海北部陆坡区域溶解态铝的分布进行观测,探讨影响其分布及季节差异的主要因素,并以其作为示......
通过现场一次性和半连续培养实验研究了溶解态铝(Al~(3+))对海洋浮游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Al通过抑制束毛藻(Trichodesmium sp.)的生长使......
分别于2012年3月和7月对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水体中溶解态铝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期间对长江徐......
许多研究已表明,铝的水化学反应及其形态转化规律是十分复杂的,在酸化环境和水处理凝聚过程中,水中铝的形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海洋中的溶解态铝属于痕量元素,由于其含量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常用来作为示踪元素指示陆源物质向海洋的输送及不同水团的运动......
利用凝胶层析柱分别对高浓度(5.4g.L-1)和低浓度(0.27mg.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铝溶液进行了层析分离,测定了洗脱流出液的电......
本文讨论了2006年12月冬季和2007年8月夏季海南省万泉河、文昌/文教河河流及河口溶解态铝的含量、分布及季节差异。结果发现,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