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相关论文
通过对双角多甲藻有性过程的初步研究,表明在这种间核生物的生活史中存在着典型的育性生殖。在双角多甲藻春季生长高峰的末期(3月底......
为研究水体浮游植物对不同浓度和不同形态磷的利用能力差异,采集福建九龙江江东库区冬季的水样,设置培养温度为20℃,分别进行原位......
甲藻是引起有害藻华的主要种类(75%以上藻华事件由甲藻引起),但长期以来对甲藻营养生态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常见的无机营养盐如氮和磷......
磷匮乏是限制海洋生态系统中初级生产力及生物固氮的重要因素。当海洋真光层中的溶解无机磷酸盐处于限制状态时,溶解有机磷可以作......
有机态磷是水体中能被藻类利用的磷源之一,对富营养化的形成和发生有重要影响,甲藻是近些年水华爆发的常见藻种。研究有机态磷对甲......
学位
本研究以海洋卡盾藻、锥状斯氏藻和三种典型硅藻旋链角毛藻、三角褐指藻、中肋骨条藻作为研究对象,设定不同营养条件和不同初始密......
磷是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之一,磷形态及浓度差异性影响浮游植物增殖及群落演替。有机磷是水体中总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
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源自太阳光能,光合作用是浮游植物固定光能的最主要形式。近年来,在包括浮游植物和细菌在内的海洋......
学位
近日某市6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一项活动:“每人要读一遍《说文解字》,并至少认识500个繁体字……”此举一出,网上网下,一片热议。 ......
近些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HAB)的不断发生,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健康,所以得......
赤潮是当前全球性的海洋环境热点问题。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是我国近海海域常见的赤潮藻种,当前对东海原甲藻在各......
采用超声波分离、网筛(28μm和95μm)过滤、重液(CdI-KI)浮选等方法,对采自厦门西港的7份沉积物样品进行了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厦门......
对东北二龙湾玛珥湖的沉积物(0~700 cm)进行研究,发现该湖既含有生物年纹层(0~632 cm)又含有碎屑年纹层(632~700 cm),其中生物年纹层......
监测结果表明,九龙江北溪部分断面CODMn浓度介于中富营养~富营养之间,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浓度均达到极富营养水平。经统计分析,pH......
摘要 环胺螺环藻酸(Azaspiracid, AZA)是最近发现的一种贝类毒素,近年来在毒素成分、结构和毒性大小以及产生这类毒素的甲藻物种多......
近期黄、东海溶解态Al调查结果显示,赤潮爆发过程中溶解态Al的含量会明显降低,说明浮游植物生长对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着重要的......
根据2004年冬、春、夏和秋季对香港海域(东部、中部、西部和南部水域共取7个站位)的浮游植物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
为了提高藻种显微图像识别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的快速藻种顶刺分割和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引入像素宽度的概念,以藻种目......
蛤毒素是由有毒甲藻产生的脂溶性毒素,已经确认的同系物有14种。在不同国家的不同贝类中蛤毒素组成特征和含量均存在差异。蛤毒素的......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由于环境恶化,病害经常发生.由各种因素引起的鱼类疾病,都会造成养殖产量的大幅度下降,其中尤以各种有害藻类引......
2010年1—2月在香溪河库湾上、中、下游各选取1个监测点对水体环境因子及藻类进行监测,对水温、营养盐含量等进行分析,探讨香溪河......
基于1997年7月中日合作副热带环流调查的资料,运用模糊数学原理对琉球群岛岛链两侧副热带环流水域的海洋浮游植物多样性程度进行了......
休眠孢囊在甲藻生活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在沉积物中保留很长一段时间,因此能够提供水体中浮游植物多样性的综合记录.作......
于2014年5月在长江口海域采集海水样品,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细胞丰度、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征。共鉴定浮游植物105种,其中硅藻......
2011-2017年,每月一次,通过对獐子岛海域29个站位浮游甲藻的调查,探究浮游甲藻种群结构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了浮游甲藻19属47种,......
对1998年4月22—24日采集于广东珠江口大规模赤潮 海域之一的深圳湾的活体水样和福尔马林固定水样进行赤潮原因生物的形态分类和群......
A bloom of the dinoflagellate Scrippsiella trochoidea was detected for the first time in inner Tolo Harbor,Hong Kong in ......
探索了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赤潮藻的可行性.用FISH技术鉴定了2株已知的赤潮甲藻--......
双角多甲藻在MCV合成培养基中的最短加倍时间约6天,其有性生殖可用缺氮培养基进行诱导。批量培养的迟滞期和指数生长期末细胞的诱......
通过对福建省第二大河流九龙江北溪甲藻爆发进行现场水质应急监测及调查,结合当地水文、气象、污染源调查资料,综合分析其污染成因......
休眠期是甲藻和硅藻抵御外界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有效的生理反应机制,也是许多赤潮藻生活史中的一个重要生活阶段.从生态分布、生态作......
研究桡足类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 Brodsky)对几种赤潮藻(假微型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威氏海链藻T.weissflogii,三角褐......
于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在大亚湾的大鹏澳养殖区采用沉积物捕捉器,对甲藻孢囊形成和水温、盐度、营养盐含量等环境因子进行了周年......
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1月12日期间,通过对南海18°N至5°N海域25个站点78个溶解态铝样品的采集分析及所获得的浮游植物......
利用纯化的原始真核生物寇氏隐甲藻(Crypthecodinium cohnii E.)染色体,使之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 L.) S期卵提取物温育,发现......
某些藻类(特别是甲藻),在不适宜生长的恶劣环境条件下能形成休眠孢囊.孢囊下沉到海底,以渡过不良的生存条件.一旦环境条件适宜,孢......
通过推测甾醇TMS衍生物特殊碎片的质谱裂解规律。结合标准品TMS衍生物的质谱图进行分析。根据质谱特征离子确定甾核的双键数,甲基化......
根据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 ( 66°0 .3′N75°1 8.6′N ,1 5 3°36.5′W 1 74......
基于浮游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建立了硅藻和甲藻的识别测定技术。根据Fisher判别分析结果,浮游植物活体叶绿素荧光激发光谱具......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氧化酶(RubisCO)是光合作用的关键酶,具有催化CO2还原和1,5-二磷酸核酮糖氧化的双重功能,广泛存在于光合细菌,藻类和......
艉杆藻属Ensiculifera Balech和易碎藻属Fragilidium Balech的营养细胞和孢囊在中国沿海还未被记录过,作者在中国东海发现了它们的......
从海南陵水新村港分离出1株附生原甲藻,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形态学特征分析,并结合核糖体18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
近期珠海一些鱼塘出现了鱼塘泛红的情况,经检测为甲藻所为。饲料投喂过多、改底较少、雨水较勤等因素容易导致池塘藻类不平衡。甲藻......
养鱼池是一种人工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经常处于人类的影响之下,因此养鱼池的鱼产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的经营方式。一般把......
硅、甲藻类是浮游植物中的2个主要功能类群,传统上认为硅藻类是贝类的主要饵料。通过饲喂单种和混合藻液实验初步研究了栉孔扇贝对......
麻痹性贝类毒素是有害赤潮海洋微藻生产的重要毒素种类,本文综述了影响该类毒素的主要生态因素有光、温度、盐度和营养盐4类:弱光......
于2006~2007年之间采集浙江省温州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硅藻和甲藻群落变化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硅藻集群的高峰区主要集中在水温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