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性有机碳相关论文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水生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量化湖泊温室气体排放有助于了解全球气候......
洛克沙胂(ROX)曾作为有机胂饲料添加剂被广泛用于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大部分ROX会随着动物排泄物进入自然环境中。进入到自然环境中的R......
锑(Sb)作为一种有毒元素,由于风化作用、生物活动和火山活动等自然现象以及人为活动影响在环境中分布广泛,引起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
为揭示基于不同施氮量的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N0、S+N0、S+N75、S+N225、S+N375五个处理,以......
饮用水与人们生活、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水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同时......
重金属具有高生物蓄积性和毒性,是目前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重点。铅和镉是重金属污染水体中常见的两种极具毒性的重金属。富营养......
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总溶解性氮(total dissolved nitrogen,TDN)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中重要且活跃的......
为了进一步认识水稻秸秆还田后土壤有机碳固定机制,以浙江两种典型水稻土淡涂泥、青紫泥为研究对象,并以不加秸秆为对照,研究秸秆......
虽然溶解性有机碳、氮在土壤全碳、全氮含量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它却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部分。它能促进矿物的风化,为微......
废弃物循环利用以及畜禽粪便肥料化技术已成为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本文在田间设置空白(CK)、纯化肥(NPK),以及基于......
氧化亚氮(N2O),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是农田排放的主要温室气体(GHG)。温室气体从土壤到大气的生成和释放主要受人为活动和自然......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由极端天气引发的极端水文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春季融雪和夏季洪峰是河流产流的两个......
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水体中最大的有机碳库,是碳循环中最活跃、最敏感的指标,在水体碳循环和源汇转换中起......
基于2002—2003年秋、夏季原位水下光场巡测及连续定点观测资料分析了龙感湖不同湖区及不同风浪条件下水体的光学特性,探讨了光衰......
论文对炼钢厂钢渣进行了一系列的特性分析,并通过圆柱试验了解其对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和营养物质的去除性能.为了保证试验圆柱......
研究了旱地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垄作覆盖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在洛阳市农林科学院内防......
应用吸收和三维荧光光谱对2007年夏季太湖入湖河口和大太湖开敞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浓度及来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区和开敞区......
测定臭氧氧化前后水样的pH值、溶解性有机碳(DOC)、紫外光(λ=254 nm)吸光度以及生物降解性的变化, 研究将水中的生物不可降解的木......
蓝藻碎屑分解引起氮磷释放已受到广泛关注,但堆积的藻屑与沉积物交互作用引发污染物释放的效应知之甚少.采集于桥水库沉积物柱状样......
有机碳是土壤中的重要组分,有机碳组分是影响土壤有机碳活性及生态效应的主要内因。为更好的揭示有机碳组分对生态环境演变的响应......
多年冻土区泥炭沼泽土壤孔隙水甲烷关联微生物及底物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寒区湿地生态系统甲烷循环过程。选取大兴......
为了探究不同水文条件下滨海湿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分布特征,本研究选取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的淡水芦苇湿地(FPW)、受潮......
[目的]为揭示兴安落叶松林下不同强度火烧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对大兴安岭地区不......
以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的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测定及培养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撂荒(FA)、施氮磷钾肥(NPK)、氮磷钾......
选取有机质含量和pH不同的2种水稻土(黄泥田和红泥田),通过盆栽实验研究砷(As)污染条件下,种植9个水稻品种对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溶解......
[目的]为水源水的保护和水的氯化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种不同灌溉模式的土壤进行萃取,用萃取液进行加氯反应并l测定反应生成的消......
为探讨绿地类型及植被配置模式对城市土壤碳动态的影响,以合肥市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绿地类型(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
天然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的主要成分是带负电荷的腐殖酸和富里酸,应用常规水处理工艺很难有效将其去除。应用磁性离子交换树脂(MIEX......
本研究采集了武汉市城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的大气总沉降及湿沉降样品,使用苯多羧酸法测定溶解态黑碳含量,并结合气象条件分析溶......
在洞庭湖区选取典型样区,于2004年3月通过调查和密集取样,测定了各种耕地利用方式(旱地、水旱轮作地、一季稻水田和双季稻水田)的......
为了解外源抗生素对土壤内环境的影响,基于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土霉素(OTC)和磺胺二甲嘧啶(SMZ)对土壤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
双组分模型假定吸收紫外光的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由2种组分(A和B)组成,组分A对紫外光有强烈的吸收,主要为芳香族......
通过现场测定水体中紫外线A(ultra violet-A radiation,简称UV-A)、紫外线B(ultra violet-B radiation,简称UV-B)、紫外辐射(ultra......
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确定BAC内2种机理去除有机物分配比例的试验方法.该方法以BAC进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碳(DOC)与可生物降解有机碳(BDOC)浓度......
为探究煤矿复垦区重构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淮南潘一矿区煤矸石山和周边复垦区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从空间......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荧光法测定了2004年12月到2005年3月太湖不同湖区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的吸收和荧光,分析了CDOM荧光发光光谱......
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为了评估南四湖近4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
水库是大气甲烷(CH_4)重要的排放源。为了揭示亚热带水库水体溶解性CH_4时空分异特征,本研究以福建省古田水库为研究对象,在水库的......
为研究巢湖溶解性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于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每月在巢湖3个不同湖......
互花米草是我国滨海盐沼湿地中广泛分布的入侵植物,可对盐沼土壤的元素循环产生深远影响.本研究以黄河三角洲典型互花米草分布区为......
试验以葡萄糖和邻苯二甲酸作为易生物降解和难生物降解的代表有机物,研究了一种动态循环测定BDOC的方法,将待测水样不断循环通过生物载体......
土壤酶参与土壤环境中的有机物质分解、营养物质循环、能量转移等生化过程,并且酶的分解作用是物质及能量循环过程的限制性步骤。......
对长三角区域不同饮用水水源中可同化有机碳(AOC)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长江(镇江段)和钱塘江(杭州段)原水中AOC平均浓度分别为102μg......
在选取UV254作为腐殖酸浓度表征指标的基础上,考察了初始腐殖酸浓度、Mn2+浓度、pH及常规处理对臭氧生物活性炭出水效果的影响。结果......
以城市景观水体净化为目标,考察混凝除藻同时去除氮元素的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水体内较高的DOC(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会阻碍藻浊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