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共同体相关论文
位于辽宁东部山区的新宾满族自治县,是建州女真崛起的故乡,是满族共同体形成的摇篮,是大清王朝的发祥地。境内遗存着较多的古建筑......
17世纪中叶清军入关、定都北京之际,“满族”就已经成为一个“都市民族”。这种状况延续了三百年,至少到1949年前后,尽管历经沧桑,......
满族的核心是明代的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源于元末明初以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为主的三万户女真人。三万户女真人最初分布于今依兰县一......
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经历了3个阶段:从1583年清太祖起兵到1635年清太宗改族称为满洲,是建州女真向满洲共同体的过渡,产生了新的民......
努尔哈赤迁都探赜王充闾【编者按】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充间同志是卓有成就的作家、学者,其《人才诗话》、《柳荫絮语》、《清......
20世纪 70年代,在音乐创作的驱动下,以搜集音乐素材为契机,满族音乐研究首先在东北大地兴起,很快辐射到其他一些地区,北京、河北、广......
<正> 乾隆十二年,《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以下简称“典礼”)钦定刊刻于世。二百多年来,史家文人对此多有论及。但对其产生、影响,以......
期刊
满族共同体是由清代八旗满洲、蒙古、汉军及旗下家奴发展而来的 ,八旗土地制度对满族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有清一代 ,大多......
<正> 本书辑录了十余名满族老年妇女亲口进述的个人经历。 清朝的覆亡,满族人经历了“从富贵与悠然 的境地突 然堕入贫穷”的巨大......
<正>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都城则是国家统治的中心。地处东陲、偏居一隅的满族,能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里,发展成为一个强......
读清史、近代史以及其他书刊,时常见到满族人的名字。有些与汉族人的名字一样,如崇厚、志锐等,但好像只有名而没有姓。有些名字则......
清初八旗内部的民族融合,经历了3个阶段:从1583年清太祖起兵到1635年清太宗改族称为满洲,是建州女真向满洲共同体的过渡,产生了新的民族意识;主要......
【正】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成员之一,也是我国民族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民族之一。有关它的发展历史,学术界曾予以充分的讨论和......
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治边思想与政策,制约与影响着满族共同体的形成,此是满族形成的外部条件,而女真社会内部的深刻变革,则是推动满族形成......
今天满族分布于全国各地,与清代直省驻防有关.中外史学界研究清代旗地的论著较多,但鲜有研究驻防旗地者,慨由于多数学者认为自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