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厥相关论文
目的:运用趺阳脉鉴别《伤寒杂病论》中的寒厥与热厥。方法:通过探取趺阳脉,可以有效的诊断胃部疾病,预测胃气的存亡,而热厥为足阳明胃经......
对四逆散证病机的认识,历代《伤寒论》注家大体有两种观点,一认为是阳气内郁,以致饮邪欲动。一虽亦认为是少阴阳郁,但重点是枢机不......
《伤寒论》中热厥的本质应为现代医学中脓毒症休克,二者皆由外界致病因素引起,均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引起的急危重症。"厥应下之"论述......
在急性热性病过程中,尤其在病情危重阶段,由于邪毒炽盛,热邪郁闭于里,不能透达于外,邪毒阻闭脉络,阳气被遏,阴阳之气不能顺接.在出......
刘某,男,88岁,干部,长春市人,2002年5月17日初诊,门诊病例号:002051701.主诉:发热、咳嗽、痰黄1月余,手足发凉,大便秘结2周,头晕3d......
<正>热厥,是以临床表现为高热或胸腹灼热,口渴饮冷,烦躁不安,谵语妄言或神志昏迷,大便干燥数日不下,腹部满痛拒按,小便短赤,舌质红......
厥阴病与现代临床的急性热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应用<伤寒论>厥阴病理论指导急性热病的治疗,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现代......
厥阴病的关键,突出一个“厥”字。《伤寒论》中指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它概括了厥的共性。兹就厥阴......
厥阴为人体阴阳之气交替转换的阶段,可以将其概括为:两阴交尽,谓之厥阴;阴极阳生,极而复返,这是厥阴的生理。厥阴病是伤寒最后的厥......
热厥可见轻证及重证,热厥轻证以清热、泻热之法下之,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后期可用竹叶石膏汤;热厥重证用辛寒之品清里泄热,方用......
《伤寒论》厥阴病篇存在的疑问与争论较多,历代医家多有关注,希望能通过探究把握其实质。结合时振声教授和肖相如教授两代中医学者......
休克属急重症,可归属于中医厥证和脱证的范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阐明该证病因复杂,病情危重,变化多端。其病机为"阴阳气不相顺......
《伤寒论》中所论之厥阴病,厥证为英主要证型。330条谓“厥者,不可下之”;而335条曰:“厥应下之”。此两条看似矛盾,实为一个证型的两个......
目的:观察100例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医证候学特征,总结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特点及规律,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中医证候规律及病因病机。方法:......
本文介绍了人工高温建立的幼龄大鼠暑风证,并以口掌温差为热厥的客观指标,证明暑风证中存在热厥;羚角钩藤汤能提高大鼠的热耐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