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相关论文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几年在我国北方玉米上新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病害,其危害已超过玉米大小斑病而成为玉米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在四川......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年来我国北方玉米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1999年在四川省的个别地区发现有该病的发生。由于南北......
玉米弯孢叶斑病是我国和四川近年来玉米生产上新发生的一种危害性很大的病害,四川已将它列为检疫对象。毒素是植物病原物的重要致病......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栽培制度变更,以及玉米品种轮换等原因,该病害在我......
近年来,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河南驻马店、周口、漯河、南阳等地市发生日趋严重,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玉米生产发展,一般减产15%~20%,发生严重的......
综合作者研究成果和国内外研究资料,阐述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病原、发生症状、为害损失、影响发生的主要因素和防治措施等。
Bas......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华北、东北主要玉米产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蔓延迅速,病情日趋严重。其病原菌为新月弯孢菌犤Curvularialu......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对二比空栽培模式与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流行动态进行比......
弯孢菌叶斑病是玉米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发生蔓延速度快,危害重,一般减产 10%~ 15%,严重时减产 50%以上,已成为玉米生产发展的又一重大......
鲁西地区是山东夏玉米的主产区,上世纪后期玉米主要病害为大、小叶斑病,丝黑穗病等,由于大量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上述病害得到了有......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lunata(Waker)]拮抗放线菌BPS2进行了发酵条件的研究,包括发酵液的初步筛选、......
以 P138等 8个玉米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在 1997~ 1999年用新月弯孢菌的孢子悬液分别对亲本、F1 、F2 、BC群体进行接种鉴定 ......
对黑龙江省感染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叶片进行采集,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单孢纯化,经形态学特征并结合真菌核糖......
用9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Curvularia lanata)的抑制作用进行了室内皿测定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百菌清、退菌特对病菌分生......
模型z=f(x)或z=(y)绕z轴旋转,得到空间对称模型z=f(x^2+y^2)^0.5)及不对称模型z=f((ax^2+by^2)^0.5),其中x,y是空间距离。这些空间旋转模型可以反......
研究了玉米新月弯孢菌产毒的部分培养条件,以期为新月弯孢菌毒素的大量制备提供高效、统一的方法。采用PDA、改良Fries两种液体培养......
【目的】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田间发生动态进行研究,为生产上防治该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调查和人工接种的方法,调......
为有效防治鹤岗地区玉米病虫害,于2014年对该区玉米主要叶斑类病害的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2014年,鹤岗地区玉米大斑病......
沈阳地区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动态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害在掖单13和海试16品种上满足高斯模型z=a/t^0.5EXP((bx^2+cxy+dy^2+ex+fy)/t),其中z......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又称黄斑病。俗称黄叶病,是近年来沈丘县玉米上继大、小斑病、锈病之后的又一重要病害。该病在玉米抽雄后迅速扩展......
通过多菌灵抗药性标记和盆栽药效试验方法,初步研究了内生放线菌MT14和MT17在玉米植株内的定殖作用和其对玉米小斑病及玉米弯孢菌......
通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时间(季节)流行动态和空间流行动态的系统研究,绘制出时间流行曲线和空间流行曲......
摘要 测定了9种外源化学物质对玉米抗弯孢菌叶斑病的诱导作用,它们的诱导效果为9.8%~49.6%。其中,水杨酸的诱导效果最好为49.6%,核黄素、草......
21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东北、华北主要玉米生产区发生一种新的病害,群众称之为黄斑病,即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此病在幼苗至成株期均可发......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不同的发病梯度,利用SAS统计软件构建了该病害传播梯度的幂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幂指数......
采用菌株直接配对、显微镜观察菌丝融合和硝酸盐缺陷型(nit)突变体互补测试法,对44个来自不同地区的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叶中的新月弯......
通过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分生孢子飞散动态进行捕捉及监测,发现生长季节不同时期孢子捕捉量不同,生长中前期捕捉量高,尤其是玉米播......
摘要探讨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盐源县的发生特点和发病规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达到控制危害,确保玉米安全生产的......
试验以草绿菌株(Curvularia lunata)为病原,对9种常见禾本科草进行接种后,观测草的生长情况、症状出现时间、发病部位、病斑大小、......
利用田间自然条件下人工接种的方法,对94份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组合)进行抗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鉴定,同时筛选出用作QTL分析群体构建......
为了探寻一种室内初步鉴定玉米自交系弯孢菌叶斑病抗病性的方法,比较新月弯孢菌粗毒素与纱布过滤的菌液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分析......
通过田间先施药后接种的方法,测定了4种杀菌剂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防治持效期的研究。结果表明:代森猛锌的持效期较长,可达10d以上,施......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我国北方玉米主要的叶部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我国玉米产量,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利用生防菌来防治植物......
玉米拟眼斑病的发生与防治建昌县药王庙镇农业站朱景权于永琴玉米拟眼斑病也叫弯孢菌叶斑病,是继玉米大斑病、小斑病之后在辽宁省西......
进行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孢子萌发及侵染环节的定性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弯孢菌孢子在清水中或可直接萌发,或不能直接萌发.花粉粒及玉......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是近几年发生在我国主要玉米产区的一种新病害,由于其危害重,传播蔓延速度快,至今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有该病害报道,在......
为了明确不同因子对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发生的定量影响,采用室内离体叶片及田间接种方法,通过人工控制不同生育期及接种条件,定量研......
通过人工接种方法研究了玉米弯孢菌叶斑病流行的时间动态,结果表明:在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流行中,病情指数随时间的变化动态用Weib......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调查研究了双株定向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弯孢菌叶斑病[Curvularia lunata(Wakker)Boedijin]空间传播规律......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采用人工接种方法,在田间造成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不同的发病梯度,分析连续2年玉米弯孢菌叶斑病传播动态.利......
玉米是河南省第二大粮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饲料和轻工业原料.但是玉米病害制约着玉米的生产,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针对这一问题,于......
从我国20余个主栽玉米品种和20个骨干自交系中筛选出沈135、78599-1、Mo17、477、C8605、E28、7922和黄早4等8个自交系,作为鉴别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