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气和中相关论文
◎ 走出防中暑误区 不少人认为藿香正气水是解暑特效药,这是一個误区。藿香正气水是传统中医药的经典老方,主要成分为藿香、苍术......
二陈汤是《和剂局方》中的方剂,组成药物有制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原方有生姜、乌梅今多不用)。功能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临床......
用中成药防治中暑,方法简单,疗效确切,以下几种可供选用。 1. 六一散有清暑利湿之功。适用于中暑、胸闷、心烦、口渴、小便黄少或......
时值暑夏,如往年一样,我早早便在家庭小药箱里准备好了藿香正气水,一来驱散暑热,二来嘛,外用祛除一些夏日常见病。 痱子去年三伏天,一......
骨刺药酒的制备与应用龚文琴,姚九莲(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039)中医认为,骨质增生是一种骨痹病,主要是阳气不足,腠理空虚,感受风、寒、......
藿香正气水治疗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45例临床观察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444300)谭峰源第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即一般所称的过敏反应,临床以皮肤、......
盛夏酷暑。中暑、痱子、呕吐腹泻、蚊虫叮咬等夏季常见病会時不时冒出来,给你添点麻烦。张大妈在药店买了几种防暑常用药,备在家中以......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不适,纳差,暖气,恶心等.本病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的下......
藿香正气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是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代表方,适用于以恶寒发热、上吐下......
藿香正气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性味芳香苦温,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多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而引起的诸症......
藿香正气为传统中成药,过去有丸剂,现在又有软胶囊,主要成分为藿香、茯苓、大腹皮、紫苏叶、白芷、橘皮、桔梗、白术、厚朴(姜炙)、法半......
古方'藿香正气',诞生于1078年宋太医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距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被历代医家称为'祛湿圣药......
解表和中法外感风寒,脾阳受遏,运化失司,腹痛肠鸣,便稀多沫,色淡不臭,伴有风寒表证。治宜解表和中。用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白芷......
藿香正气类药物是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出自宋《和剂局方》,方由藿香、苏叶、茯苓、白芷等药物组成,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多用来治疗发......
【正】自2003年-2006年间笔者用藿香正气水辨证治疗男女学生胃脘痛病症,收到满意疗效,现将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病例摘要例1:孙某男......
夏天养生,最关键的主要是三个问题,即去火、避暑、解暑。祖国医学在这方面有着一些简单常用方法。去火:凉茶炎炎夏日,很多人都知道......
陈皮鲫鱼汤健脾暖胃 中医认为,陈皮味辛、苦、温,入肺、脾经,有理气和中,降逆止呕,燥湿化痰之效,适用于脾胃气滞,胸腹满闷,呕逆食少,纳呆......
三花汤治疗骨科术后腹胀26例报告卢建华,蔡永年浙江中医学院骨伤教研室310009我们自1993年8月至1994年10月用三花汤对26例术后腹胀病人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藿香三两,白芷、紫苏、茯苓、大腹皮各一两,半夏、白术、陈皮、厚朴、桔梗各二两,炙甘草二......
<正> “清肠1号”合剂为湖南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李培荫教授与湖南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科共同研制而成。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
从历代古典文献梳理入手,对中医术语“养胃”的源流及词义进行了探讨。认为“养胃”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仅......
<正>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表现为上腹部胀满、疼痛不适,纳差,嗳气,恶心等。本病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程度......
胸痹是指由于正气亏虚,痰浊瘀滞.寒凝气滞而引起的心脉痹阻不畅,以胸部沉闷或隐痛或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甚者胸痛彻背,短气不得平卧为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