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后相关论文
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认为五言诗起源于建安十六年(211),而曹植则是首位写出成熟作品的五言诗人,同时也是《古诗十九首》......
魏晋之际,开始流传一批精彩绝伦的五言诗,被钟嵘称为“意悲而远”“惊心动魄”,成为后来六朝诗歌及唐宋诗词的真正源头,因此又被称......
如果将文学史视为一个“整体的、流变的、联系的”生命体,所有陶渊明之前文学现象的共时性研究新成果,都会影响到对陶渊明本人的历......
在《北堂书钞》中,"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署名为曹植,此为《古诗十九首》为曹植之作铁证之一;元代地图所展示的洛阳宫城图,其中有......
自六朝以降,学者普遍认为《同声歌》为张衡所作,或托于君臣美人兴寄说,或言此为张衡突破汉代经术藩篱的爱情诗,观看《同声歌》之诗......
历来对曹植《洛神赋》意旨的探析,主要围绕"感甄说"和"寄心文帝说"而展开。如果抛开传统关于李善注和曹植道德人格的争议,以新的角......
曹植与甄后的恋情被诸多学者视为无稽之谈,但依木斋对曹植、甄后与"古诗十九首"的研究后发现,曹植的早熟性格与甄后贤淑聪慧的本性......
传统文学史认为,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古诗以及《上山采蘼芜》、《陌上桑》等乐府民歌皆出自两汉时期。但通过考查《古歌》中的金......
《孔雀东南飞》并非一向所说的乐府民歌,曹植应为其主要作者,《艺文类聚》和《玉台新咏》的两个不同版本,正应该是曹植分别写作于......
木斋教授最近出版的《曹植甄后传》,采用"传记"方式考察了"建安文坛"的面貌,特别描绘出曹植与甄后之间的相恋关系。他对"古诗"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