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过渡区相关论文
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可促进建筑固废的资源化再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推动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社会和实现......
近年来,由耐久性问题引起的结构寿命减少的现象使人们逐渐重视,而导致耐久性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氯离子的渗透引起钢筋腐蚀。本文采用......
随着机械、电力、水泥、冶金、矿山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耐磨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发展起来的ZTA陶瓷颗粒增强高铬铸铁基复......
煤矸石是煤炭工业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持续产生及长期堆存会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亟需开展资化利用研究。以贵州黔西市煤矸石为研究对象......
我国每年都会产生巨量废弃轮胎(含橡胶粉),在水泥稳定碎石中加入橡胶粉,利用橡胶粉的高弹特性来解决水泥稳定碎石易收缩开裂的问题,......
采用低活性矿渣代替部分砂作为内养护材料,研究不同掺量的低活性矿渣对低水灰比水泥砂浆力学性能及内养护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显微硬度......
界面过渡区是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薄层部分,具有孔隙率高、氢氧化钙晶体富集和定向排列等特点。其形成机理主要包括边壁效应、微区泌......
通过普通混凝土、橡胶混凝土、硅烷偶联剂改性橡胶混凝土的对比试验,研究了硅烷偶联改性剂对废轮胎橡胶混凝土的抗压性能的改善效果......
采用再生细骨料取代质量分数30%河砂制备砂浆,通过预湿处理将再生细骨料含水率处理为其饱和面干吸水率的0%、30%、70%、100%,分别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废旧混凝土产量与日俱增,这些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通常以堆放填埋为主,使生态环境发生严重破坏并造成自......
钢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基体间粘结强度与其周围界面过渡区直接相关。界面过渡区的形成受多因素影响,由微区泌水作用理论......
设计了5种强度等级(C15、C20、C30、C40和C50)的再生混凝土,以3种不同取代率(50%、70%和100%)的再生粗骨料等质量取代天然碎石,研究其对......
本工作研究了预处理前后的稻壳制成的稻壳磷建筑石膏砂浆的技术性能。将稻壳经洁净水、饱和石灰水、质量分数为2%的NaOH溶液浸泡处......
海水海砂中含有大量可溶性的氯离子,若直接应用于普通混凝土中,会加速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速率,破坏混凝土结构。因此,海水海砂在普......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和超高抗渗性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胶材用量大、收缩大的特点。为了有效调控UHPC收缩......
通过外掺Na2SO4和K2SO4将低热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总碱含量调节至1.2%,并使K2O/Na2O (质量比)控制在0.4~13.7......
基于铁尾矿骨料性质研究了铁尾矿骨料单粒级配和双粒级配(4.75~9.5 mm与9.5~16 mm)对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铁尾矿透水混凝土的......
本文对比研究了不同礁石骨料包浆预处理方法以及高性能包浆胶凝材料对礁石骨料物理性质、氯离子溶出行为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将包......
随着绿色建筑材料的迅速发展,再生混凝土的碳化和碳化造成的再生混凝土结构的钢筋锈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由于再生混凝土的结......
为提高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利用率,论文以贵州赤泥作为研究对象,在原料性质分析基础上开展赤泥掺合对水泥混凝土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研究......
利用碳酸钙晶须和玻化微珠制备再生保温混凝土,测试再生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导热系数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钙晶须的增加,再生......
作为一种典型的非均质多相复合材料,混凝土在细观尺度下可以看作由粗骨料、水泥砂浆和两者之间的界面过渡区组成。采用三维实体模......
在过去的20年,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研究和应用已经取得一些成果,UHPC具有显著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UHPC......
目前关于耦合状态下再生混凝土的冻融性能研究多属于宏观层面的物理试验,研究结果往往因实验条件的限制,只能从诸如压碎指标、动弹......
建筑垃圾的大量排放及骨料等不可再生资源的短缺催生了废混凝土再生技术。相比于普通混凝土(NAC),再生骨料混凝土(RAC)较差的力学性能......
在混凝土中使用粉煤灰代替部分水泥是一个有效利用粉煤灰的方式。在混凝土中掺入比水泥更多的粉煤灰,即粉煤灰占总胶凝材料的质量......
界面过渡区是水泥浆与骨料之间的薄层部分,具有孔隙率高、氢氧化钙晶体富集和定向排列等特点。其形成机理主要包括边壁效应、微区泌......
水泥基材料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用量最多的建筑材料,在细观尺度上,水泥基材料可以看成是由水泥浆体、骨料和界面过渡区三相组成的复......
钙溶蚀和氯离子侵蚀是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不足的两大重要因素,钙溶蚀过程一般是指材料内部的水化产物发生溶解脱钙反应,溶解产生的钙......
粒子堆积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材料组成方式之一。以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水泥净浆、砂浆或混凝土等均可以看作是由满足一定尺寸分布......
通过电镜扫描,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界面特征,指出再生混凝土在材料达到破坏时,结构内部不同的界面连接情况会导致不同的破坏结果,为今后......
混凝土材料宏观力学行为的非线性及尺寸效应根源于其内部组成的非均质性。考虑材料细观结构非均质性的影响,建立由骨料颗粒、砂浆......
系统测试了利用石灰石粉、矿粉及不同集料体积掺量、粒径分布配制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动弹模量,采用压汞法对相应试件孔径分布特征进......
该论文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究混凝土材料细观结构的某些特性,并补步探索混凝土细观结构与其宏观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该文针对目前国内外在水泥基复合材料集料与浆体界面过渡区微观结构相关问题研究上存在的不足,将能够模拟粒子动态混合过程的SPACE......
界面过渡区(ITZ)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很大。在盐类环境中,盐离子通过多种作用侵入混凝土内部,引起ITZ的变化并腐蚀混凝土。研究盐类环......
本文分别在活性和非活性骨料混凝土中外掺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采用SEM(电子显微镜)、EDS(能谱仪)、背散射电子成像及X射线衍射......
混凝土耐久性一直是混凝土材料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是工程界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它与国民经济、社会安定、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
离子在受损混凝土中运输性能是研究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关注重点问题。为了方便混凝土受损后氯离子的输运性能进行研究,利用格构模......
氯离子在混凝土中传输并诱导钢筋锈蚀是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腐蚀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氯离子传输不仅与混凝土自身材料性质相关,还......
养护制度是影响混凝土微结构形成的关键因素,进而决定了混凝土的性能。早在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就尝试通过控制养护温度或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