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扇记相关论文
木偶戏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演唱黄梅戏的木偶戏尚不多见。最近,在岳西发现的木偶戏,唱的是黄梅戏腔调,演的大多是黄梅戏的传统剧目......
宋元以来,黄梅民间流行的弹词、宝卷、道情、“旱龙船”、鼓词、锄山鼓、门歌、喝傩神等说唱艺术,对黄梅戏“三十六大本”正本戏......
黄梅戏的传统艺术积累极为丰富,在表演艺术上角色分行,也较有特色。前辈艺人根据所演的不同角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
黄梅戏班中有两句行话,或者说是班规,即:丑不发笔,旦不上妆。其含义是:不管在哪个台脚唱戏,总是由丑角行当的演员先勾脸,其他行当才能化妆......
一、黄梅人在涂家埠唱道使江西省永修县徐家埠镇四居委会老居民蔡菱香说:我73岁,生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世居徐家埠。明、清两朝我们县......
第五届牡丹花戏剧奖评选在这个春季拉下了帷幕。参评的中青年演员人数之多令评委们都有些吃惊,郑维汉专稿《牡丹竞妍新千年》就人......
观省地方戏曲剧院近期演出剧目,可以说是古代民间生活绽放的花朵,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赶会》、《贺端阳》、《打花鼓》、《刘崇......
当下,在湖北戏曲界,最为活跃的地方剧种乃楚剧。而楚剧界最受观众欢迎的生行流派,则非“李(雅樵)派”莫属。在武汉三镇,楚剧界新老......
宿松县廖河村的“廖河古戏台”建于1552年,方玉珍等戏班曾在此演出过《告朝》、《小苍山》、《白扇记》、《世代仇》、《木兰从军......
鄂赣皖边区的老艺人及老观众,提起黄梅采茶戏女艺人汤四姐,无人不晓。她在黄梅戏舞台上奋斗了40余年,从艺地区遍及长江南北、部湖两岸......
黄梅县在咸丰至同治年间,出了一位采茶戏名优“帅不论”。时隔56年,又出了一位“桂不论”。他就是近代黄梅采茶戏的著名老艺人桂三元......
我叫海重喜,浑名黄毛爹,生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黄梅县孔垄区梅五房墩人。光绪二十四年(1889年)从梁松贵学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正式拜......
认识陈表贵已经很久了,但一直无缘和他工作在一起。1984年,他因创作上的成就被调到市闽剧院一团任编剧。不久,我也到郊区闽剧团工......
1962年5月20日至26日,采茶戏老艺人佳友林、海重喜在会上介绍清代至民国年间黄梅县老艺人生平事迹时,说听前辈艺人罗运保、梅金玉、......
有人曾说黄梅采茶戏,是被大水冲到安徽去的“苦命丫头”。这话一点也不假。黄梅采茶戏女艺人江六奀,就是成千上万个“苦命丫头”中的......
楚剧和黄梅戏是鄂东地区的一对孪生姊妹。它们一些共同的特征可作佐证。 产生的年代相同,地域相近。据方志、民间传说及一些文人墨......
<正> 中国有300多个大小戏曲剧种,各剧种有着不同种类的主奏乐器;它们不同的音色与演奏方法,常是形成这一剧种特有风格色彩的重要......
黄梅戏的词汇极具特色,可以体现在十个方面,包括有:大量运用方言词汇、大量运用熟语、灵活运用丰富的同义词、大量运用拟声词、大量运......
<正> 江六,湖北省黄梅县人,生于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娘家一贫如洗,又兼水患连年,五岁时就被父母送到本县梁家花园一个采茶戏......
<正>《祝英台山歌》里许多情节、语言虽然不雅,但在乡村少年看来却很有趣。比如,少年学友们一道玩时,大家集体小便,都转过身对着墙......
中国戏曲与茶园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茶园的发展促进了戏曲的繁荣;戏曲的繁荣又刺激了茶园的发展.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戏曲以茶园......
分宜古为吴、楚之地。后属袁州府宜春县。县志载有“分得宜春地”,故称“分宜”。勤劳智慧的分宜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