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型冬油菜相关论文
锌指蛋白(zinc-finger protein,ZFP)转录因子是植物中最大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参与细胞凋亡、自噬和干性维持等多种生物学过程,在......
为探究DNA甲基化在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演化形成中的作用,以来自不同环境选育的白菜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通过半致死温度、DNA甲基化......
北方白菜型冬油菜具有优异抗寒性,是我国北方寒区唯一可越冬的冬油菜类型,研究发现,生长缓慢,根系发达,生长锥凹、苗期匍匐生长等......
为研究白菜型冬油菜玉米黄质环氧酶(ZEP)基因在干旱胁迫下响应外源ABA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选择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
以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耐盐性不同白菜型冬油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根、胚芽长度以及干鲜重的影响.......
从2个不同抗寒性的冬油菜品种中克隆了NCED3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并分析其在叶片和根中的表达,研究NCED3基因在冬油菜中的作用机理.......
[目的]探讨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可能性,以及萌动种子春化过程其生理生化状态和植株结实性等表型变化特征,为白菜型冬油......
为揭示温敏不育系PK3-12S育性转换机制,本研究以白菜型冬油菜温敏不育系PK3-12花药为材料,采用2-DE和LC-MS/MS质谱鉴定等差异蛋白......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以超强抗寒性冬油菜品种陇油6号、陇油7号和弱抗寒性品种天油2号、天油4号为材料,研究了低温(-5℃)胁迫下几种抗寒复合剂对白菜型......
为了解自交对白菜型冬油菜后代生理生化特性及抗寒性的影响,以6份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研究了在越冬降温前与降温后,自交和开放授粉......
2007年5月26日,甘肃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部门有关专家组成鉴定委员会,对甘肃省天水市农科所与甘肃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共同选育......
在大田种植条件下,测定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8号、陇油9号、天油4号、天油7号和宁油4号幼苗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
利用9个亲本、12个杂交组合,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杂种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抗寒性、农艺性状、产量潜力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杂......
采用蕾期人工剥蕾授粉方式,分别对白菜型冬油菜与芥菜型油菜进行种内、种间杂交,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杂交后的花粉-柱头组织,同时用TT......
对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苗期抗旱胁迫下生理指标的变化特性进行研究,了解不同生理指标与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耐旱性的相关性,筛选耐旱......
采用不同体积分数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处理白菜型冬油菜‘陇油7号’种子,研究其发芽率、成苗率及苗期植株形态特征、叶片和......
【目的】探讨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叶片光合机构的影响机理及品种间差异。【方法】采用人工气候室内模拟夜间低温对白菜型冬油菜......
通过对引种白菜型冬油菜在拉萨市的越冬率、生育期及产量进行比较,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抗寒性强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系)。结果显示J......
通过总结甘肃天水白菜型冬油菜生产现状,产业发展优势和潜力,分析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了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及推广力度,加强良......
为了了解渗透物质与油菜抗寒能力的关系,本研究以2个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4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冷冻处理,对油菜根部相对电导率......
研究不同播期下北方旱寒区5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生长发育、根冠比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分析了播期对白菜型冬油菜生长发......
研究冬油菜抗寒过程中的抗寒机理,为冬油菜育种提供更多的依据。用不同抗寒级别的冬油菜进行实验,从光合特性、理化性质和抗寒基因......
冬油2号是以郑杂1号为母本,宁油1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而成的白菜型油菜品种。在2010-2012年的甘肃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 a平均折......
低温是限制农作物地理分布和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作物抗寒机理,对培育抗寒作物新品种,促进农业生产有重要的价值。白菜型......
通过研究白菜型冬油菜在感白粉病品种全生育期和全病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变化,发现SOD和PO......
在4个生态区种植11个不同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探讨北移种植后冬油菜生育期进程、农艺性状、品质等的变化特征及与主要生态因子......
【目的】明确冬前低温时期白菜型冬油菜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及其主要限制因子。【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冬前低温(-1℃)下白菜型冬......
本文利用5个亲本组成的8个杂交组合,对白菜型冬油菜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型冬油菜杂种单株籽粒产量、......
以超强抗寒性白菜型冬油菜品种陇油6 号与强抗寒性品种陇油9 号杂交的F2代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抗寒性相关指标的分析和越冬率的调......
用0(CK)、0.2、0.5、1.0、1.5、2.0 mmol/L的水杨酸(SA)溶液分别处理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和天油2号种子,萌发后测定不同温度(常温、10℃......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植物油料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油菜种植面积逐年也在扩大。泾川县每年油菜种植面积达2000hm^2以上,形......
为了筛选天水市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穴播白菜型冬油菜最佳种植密度,在其北部山区开展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二茬穴播冬油菜密......
运白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多用途特色白菜型冬油菜新品种,其根茎粗、侧根少、口感绵甜,菜薹风味独特,菜籽产量高......
为揭示西北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内源激素和总多酚含量与其抗寒特性的关系,以强抗寒冬油菜品种陇油7号和弱抗寒品种天油4号为试验材......
以3个白菜型冬油菜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比较其返青后品种的生长特性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陇油8号的返青数,抽薹数和开花......
中国北方地区冬季低温严寒,气候干旱,冬季负积温与极端低温低是冬油菜越冬的主要障碍。该区域9月中旬气温开始剧烈下降,10月下旬冬......
冬油1号是以“82-2-1”为母本,“74-1”为父本杂交经过多代选育而成的冬油菜新品种。在2007-2009年甘肃省白菜型冬油菜品种区域试验中,折......
通过2年大田试验,研究了化学杀雄剂GSC和SX1诱导白菜型冬油菜‘陇油6号’不育过程中花药呼吸脱氢酶活性、游离脯氨酸含量、蛋白质含......
为进一步研究利用白菜型冬油菜的杂种优势,对12个白菜型冬油菜杂交组合的越冬率、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进行了......
为了解轮回选择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以改良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和产量。以4个抗寒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品种......
为了研究脱落酸(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设置田间小区试验,苗前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0、5、......
为了研究ABA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分别于冬油菜冬前三、五、六、七叶期用10mg/L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