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嵩草草甸相关论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
研究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钉柱委......
5年模拟增温后观察表明,植物生长期4~9月暖室内10 cm、20 cm地下土壤平均增温1.86℃,10 cm、20 cm地上空气平均增温1.15 ℃,地表0 c......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 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各功能群主要植物种生长特征与地温的......
文中从季节动态变化出发,探讨了覆被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特点.表明:有植被覆盖区,在4月下旬到8月下旬期间的随季节进程中,土壤温......
研究青藏高原金露梅灌丛和矮嵩草草甸两种植被类型枯枝落叶分解作用强度及其随着埋放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植被的枯枝......
测定高寒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季节动态,分析生物量季节动态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建立了地上生物量动态变......
对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的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进行了函数生长分析研究。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采用三次多项式的......
以涡度相关系统观测的数据为资料,对矮嵩草草甸2002年的地面热源强度和地面热量平衡以及地上、地下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
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内架设开顶式增温小室后,在牧草生长季节,增温小室内的气温平均提高1.47℃,土温平均提高1.00℃,地表......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了莎草科功能群植物生长特征与地表温度......
本论文以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模拟增温样地,探讨了模......
在青藏高原海北高寒矮嵩草草甸地区,依据2002年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能量平衡各分量资料和6-10月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测定值,分析了高......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土壤性质及酶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土壤性质与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0~20cm土层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
草地的恢复演替和监测是草地生态恢复和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西藏高寒草原地区车辆碾压严重破坏草地,而矮嵩草草甸是该地......
通过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高寒矮嵩草草甸群落植物多样性、初级生产力对模拟降雨条件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植物生长期(6月),增加降......
在5个(A~E)直径不同的开顶式增温小室(OTCs)环境条件下,通过连续5年(2002~2006)的野外试验,分析了植物生长季矮嵩草草甸植物群落地上部分生......
通过对青海湖流域不同退化程度矮嵩草草甸土壤容重和有机碳含量的测定,确定了其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矮嵩草草......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以高寒矮嵩草草甸4种植物(矮嵩草、垂穗披碱草、棘豆、麻花艽)为实验材料,......
生物量不仅是物质的载体,还是能量和价值的载体,也是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要指标。基于内蒙古站和海北站的已有动态监测成果......
本文对两类高寒草甸(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和小嵩草Kobrescia pygmaea草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高寒矮嵩草草甸植被-土壤系统CO2释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3个处理(FC、FJ、FL)CO2释放速率具有明显的日变......
利用5-9月植物生长期间所观测的不同植被盖度条件下土壤温、湿度资料,分析了矮嵩草草甸植被盖度对土壤温、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近年来,全球环境的变化与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多样性的急剧降低对生物群落的生产力也产生影响。......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各功能群主要植物种生长特征与地表温......
通过野外控制实验,研究了高寒矮嵩草草甸不同植物类群、群落对模拟增减降水条件下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类群(禾草类、莎草类)......
运用时空替换法,以空间变换替代时间变换,对公路碾压干扰下藏北矮嵩草草甸恢复演替中不同阶段群落植物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
植物根系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碳汇和养分库,细根周转过程是陆地生态系统地下部分碳氮循环的核心环节,在陆地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全球......
利用2001年和2003年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海北站)矮嵩草草甸土壤水分的日变化、植物生长......
对祁连山海北地区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草甸和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甸两种植被类型土壤热通量观测和比较分析发......
增温可以改变植物的生长,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方式有差异.植物根系是植物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其增温响应的研究仍然较少.本研......
采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矮嵩草草甸能量动态分室模型的潜在生产力,通过放牧强度随时间的最优变化,使作为目标函数的累积采食量最大。结......
对高寒矮嵩草草甸生态系统中大气-土壤-植被-动物分室碳素储量及碳素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毡寒冻雏形土土壤库0~30cm碳素储量......
研究了在野外自然条件下,长期增强UV-B辐射对高寒草甸3种典型植物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钉柱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