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冶遗址相关论文
千金耙矿冶遗址位于闻喜县石门乡玉坡村,是夏商时期的采冶遗址,也是目前国内发现年代最早的铜采冶遗址,为深入研究中条山地区古代......
<正> 据科技日报消息:始于西周时期,绵延2000余年的安徽南陵县大工山古矿遗址被专家确认为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最早且保存最完好......
江西瑞昌铜岭古矿冶遗址的发现,是考古学和矿冶史研究的一件大事,对探索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已引起国内外学术......
By using the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er(ICP-AES),the authors make analyses and tests of the......
期刊
2013年4月,为了摸清鄂州市矿冶遗址的情况及其与大冶铜绿山的关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新发现和复查冶......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三次年会于2013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届年会由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和湖南省文物局主......
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方法对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境内铜牛井矿冶遗址出土炉渣、矿石及炉渣中夹杂的金属颗粒进行......
文物考古工作者和冶金史研究单位联合,对河南省境内铁矿冶遗址重点县,进行了科学考察。1974年冬,北京科技大学黄务滌教授、中国冶......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
<正>位于江西省金溪县城属在地的秀谷镇北门村委会第四、第五村小组和县华侨农场金窟林场分场境内,即距县城东门外约一至两公里处......
在城市发展健步如飞的时代,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研究工业遗址不仅仅是以一种建筑、景观设计资源为对象,更是从公......
<正> 德兴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流经县域的河流有洎水、长乐水和乐安河,其畔有狐狸山、观......
<正>4月12日,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它们分别是:石器时代的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湖北......
<正>"冶金考古"是考古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2011年10月~2014年1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
安徽铜陵、南陵地区铜矿资源丰富,古代矿冶遗址数量众多,最早可追溯至二里头文化时期。各遗址遍地分布的炉渣、炉壁等矿冶遗物,为......
近日,由中国文物研究所编制的《江西省瑞昌市铜岭古矿冶遗址保护总体规划》通过江西省级专家评审。距今约3300年左右的铜岭商代铜矿......
【正】 1953年在承德专区某地发现了汉代的矿冶遗址,先后曾调查过四次,有矿坑、选矿场、搬运矿石的道路、冶炼场以及附近的居住址......
渤海国作为唐代由生活在今中国东北地区的,以粟末靺鞨贵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公元698年首领大祚荣建政一直延续到唐朝灭......
<正>2011年10月~2014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位于延庆县大庄科乡的矿冶遗址群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
<正> 1975年1月下旬,信阳钢厂(桐柏)毛集铁山矿在三采区西北部采掘矿石时,在地下30米的深处发现了古代矿洞,洞内发现古代采矿工具......
在当地文博单位的协助下,2013年至2015年金属与矿冶文化遗产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对长江中下游早期矿冶遗址进行了系统考察......
近年来,国内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科技考古研究的一个亮点。文章指出......
矿冶遗址饱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信息,但遗址和遗迹的信息缺失一直是矿冶遗址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首次将三维......
<正> 由安徽大学和铜陵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亚洲文明暨中国青铜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2年10月6日至10日在我省铜陵市召......
中条山地区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产铜基地之一。章鸿钊先生在《古矿录》中指出:“古之产铜最著者,乃在晋南豫北,西连陕西终南山一带,其......
<正>《中国冶金史论文集》第5辑由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编著,科学出版社2012年10......
期刊
青铜器矿料来源和产地研究,是青铜时代至关重要的考古问题,也是冶金考古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对之进行研究,能反映冶金技术的起源和传承......
自然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及延续提供了资源和条件,人类又通过对资源的利用与改造反作用于自然环境,进而发生了人类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改......
1986年3至5月,泰安市文物考古研究室会同莱芜市图书馆对莱芜古代铁矿开采、冶炼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共发现采矿、冶炼遗址34处。......
<正>湖北未来的10年,被称为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个经济结构调整加速、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的年代,文化产业正日益成为推动区域......
<正>目前冶金考古仍是手工业考古的热点之一。冶金技术在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关于冶金技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研究,......
<正> 铜陵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南部,以境内铜官山产铜而得名。《明一统志》:铜官山,“又名利国山,有泉源冬夏不竭,可以浸铁烹铜......
“金”在先秦时期通常指铜,出土的先秦铜器中常有“利金”“吉金”的称谓,如利簋铭文“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铜......
矿冶遗址考古调查属于专项调查中的一种.本文以铜陵地区古代矿冶遗址调查为例,就矿冶遗址考古调查方法、手段进行分析,指出其中的......
当下人们往往把目光聚焦在古代帝王将相的考古发现上,感叹建筑的雄伟和器物的瑰丽时,却不知道是谁创造了它们。生产者的事迹与归宿很......
中国的矿冶遗产无论是青铜矿冶遗址还是铸铜作坊遗址都有着十分丰富的遗存。夏、商、周时期,青铜冶铸的专业化生产对于人类社会从野......
本文研究了我国年代较早的大井古矿冶遗址的冶炼技术,表明在3000年前我国已使用硫化铜矿、含砷铜矿及铜锡共生矿,经焙烧后直接还原,熔......
矿冶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是推广黄石矿冶文化的前提与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来保护黄石矿冶文化,才能向社会公众展示矿冶......
湖北省文化局于1981年4月6日~9日在黄石市召开了铜录山古矿冶遗址文物保护第二次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冶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