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素吸收相关论文
【目的】磷的形态影响着其施入土壤后的移动分布。研究滴灌施肥中不同水溶性磷肥在石灰性土壤中的分布特征及玉米对磷素的吸收和利......
【目的】研究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施磷水平和AM真菌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施磷与菌根的互作机制,为新疆棉田盐碱地改良和减肥增效提......
为探究不同施磷量对盐渍土中玉米磷素吸收及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两年田间试验,研究苏打碱土中不同磷水平(0、75、150、225、300 kg......
为给高磷土壤小麦磷管理提供依据,在河南省温县速效磷为49.1mg·kg-1的土壤上开展2年田间试验,设置5个施磷量水平(0、45、90、135......
以糯玉米为供试作物,以草本生物炭为供试调理剂材料,设计6个不同生物炭用量,即C 1(0%)、C2(0.5%)、C3(1.0%)、C4(2.0%)、C5(4.0%)、C6(8......
针对集约化设施菜田夏季土壤磷素淋失严重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炭(0%,0.5%,2%,4%,8%)施用下填闲作物(甜高粱)对阻控和缓......
大豆营养价值丰富,发展大豆生产对改善人民的食物结构、满足蛋白和油脂的需求以及发展畜牧业和食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磷是......
磷素是作物必需的大量无机营养元素之一,是核酸、磷脂和ATP等生命大分子的重要组成成分。在我国,1/2以上的农田土壤表现为明显的缺......
磷是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之一,能够促进植株花芽分化,施入土壤中的磷易被化学物质固定从而变成不能利用的闭蓄态磷,使土壤中的有效......
间作是传统农业生产中重要且普遍的栽培方式,通过各类作物的不同组合构成多层次、多功能的人工复合群体,利用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
玉米是一种对缺磷非常敏感的作物,而磷又是有效性最低的营养元素之一。世界范围内大约有570万公顷耕地存在缺磷问题,而作物对磷肥......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最为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几乎参与所有重要的生命代谢活动。磷以无机磷的形式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磷素吸收、转......
试验于2006~2007年在扬州大学试验农场进行,前茬小麦。选用国内外108个粳稻基因型(系)为供试材料,其中中粳基因型(系)68个、晚粳基......
用蛭石与石英砂作为混合固体培养介质、选取六种不同基因型水稻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低磷胁迫对水稻(Oryza sativa L.)苗期侧根发生发......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范围的病害,严重影响了我国的油菜生产。因此,油菜抗病育种工作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本研究选用了5个抗、感菌......
为探讨在磷素吸收利用方面不同磷效率棉花的差异,阐明棉花的根系形态和根际生理特征的关系。选用3个磷高效品种(XH18,ZM42,XLZ19)......
磷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之一,当植物缺乏有效磷时将对其新陈代谢活动、产量和品质性状产生重要影响。酸性磷酸酶......
高磷条件下,MfPAP1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在低磷条件下,MtPAP1在叶片中表达水平较低,在根系中的表达量则较高,超过了其它器官中的表达......
以有机磷为磷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M真菌和双接种对蚕豆(Vicia faba L.)吸收磷和氮的影响.双接种和单接AM真菌蚕豆......
有关氮(N)∶磷(P)供给比例对苗木P吸收和利用影响的研地究仍存在盲点。选用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播种苗作为材料,对......
为探究玉米秸秆生物炭对潮土磷素有效性、小麦产量及吸磷量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潮土中添加0、0.2%、1.0%和5.0%(即CK、MB0.......
利用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通过农杆菌Ti 质粒介导遗传转化途径,建立了表达白羽扇豆酸性磷酸酶基因(APase)的白三叶草转基因系.PCR检测......
摘要[目的]研究品种更替对中熟粳稻磷吸收的影响。[方法]以江苏省各年代有代表性的品种为材料,研究植株磷吸收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的变......
在不同磷营养液培养的基础上,对耗竭4 8 h后的CA9 32 5和晋麦2号(JM2)小麦幼苗吸收H2PO4-动态过程进行了室内试验及数学模拟.结果......
为充分利用我国的中低品位磷矿,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磷肥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不同比例的以机械化学作用加工成的超微细磷矿粉和重过......
在不同缺磷土壤上进行定位试验,研究磷肥效应和土壤磷素的供应状况。试验在红黄泥和河沙泥两种土壤上进行,包括不施肥(CK)、氮钾肥(NK......
为探求适合河南省花生产区磷与有机肥合理的配施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用量(45、90和135kg/hm2)与有机肥用量(0.75、1.50和2.25......
为了了解红芪的磷素吸收动态及掌握红芪干物质积累规律,给红芪GAP基地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不同用量坡缕石和NPK肥配比施用的......
以常规粳稻、杂交籼稻、常规籼稻共6个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FACE(大气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条件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
以‘辽园多丽’番茄幼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栽培模式,以夜温15℃为对照,对夜间低温(6℃)影响番茄幼苗磷素吸收及转运过程的因素进行研究......
通过水稻田间小区试验,分析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入量过高会影响水稻植株对磷肥的吸收利用。不同的......
选用湖北棉区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的Glomus mosseae等四个菌种,接种于用砂土混合基质盆栽棉花上。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种对棉花的感染......
【目的】植株对介质中磷素的吸收及磷素在体内器官组织间的转运,是通过位于细胞质膜上的磷转运蛋白(PT)介导完成的。高亲和PT在介......
【目的】以棉花秸秆为原料制备生物碳,分别采用HCl和Fe2(SO4)3对生物碳进行改性处理,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生物碳及其改性,对石灰性土壤......
于2013、2014年以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某河道污泥为研究对象,设计施氮量为120 kg/hm~2(LN)、240 kg/hm~2(NN)2个水平,连续两季种植......
【目的】掌握小麦磷素的吸收特征及区域差异性有利于指导小麦合理施肥,提高磷肥肥效,维持小麦增产稳产。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小麦磷素......
间作模式是充分挖掘作物自身生物学潜力,促进磷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手段。为进一步探明间作诱导的根系形态适应性变化对磷吸收的相......
目的以棉花秸秆、玉卡德轴、鸡粪为原料制备生物碳,探究不同原料生物碳对棉花产量和磷素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4个生物碳处理:......
通过磷肥不同施用时期和施用量的田间试验,研究高产棉花吸收磷养分的特点与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磷肥处理棉株对磷的吸收可以较好地......
在土培盆栽条件下,以野生大麦磷高效基因型IS-22-30、IS-22-25和磷低效基因型IS-07-07为材料,研究施磷量为0,30,60和90mg/kg土条件......
在丰磷、缺磷条件下,对不同磷效率小麦品种的磷吸收特性进行研究。缺磷条件下,不同磷效率品种成熟期的植株全磷量和生育中后期(挑......
根际是作物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场所,是作物吸收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必经之地。尤其是对于土壤中移动性弱的磷素来说,根际过程是作物......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玉米秸秆用于燃料的数量迅速减少,而秸秆还......
松嫩平原位于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境内,是我国的玉米和大豆主产区,2015年两省玉米产量分别为3544.1万t和2805.7万t,玉米秸秆量分别达......
2008~2009年在吉林省公主岭黑土上研究有机肥磷部分替代化肥磷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养分吸收和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