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话语相关论文
《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讲述的是黑人女性塞丝为逃离奴隶制不惜杀死自己亲生女儿的故事。作为一位来自边缘的作家和批评......
本文援引福柯关于知识、话语和权力的理论分析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种族越界叙事,探讨几部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中皮肤白皙具有黑人血统的......
美国电影《绿皮书》通过其独特的话语方式,向观众展现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仍然存在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与种族隔离现象,体现了不......
本文探讨语用学对不礼貌/礼貌理论发展的意义,分析不礼貌/礼貌研究方法朝经典研究和话语研究相融合的发展趋势。首先梳理支撑这一......
关于女性气质问题,西蒙·波伏娃认为,在父权社会中女性气质被两极化了,要么是纯洁的、赋予生命的圣母玛丽亚形象,要么是具有诱惑力......
从品特戏剧中封闭的私人空间出发认定这些作者持非道德和非政治立场否定了私人空间的社会性。这些封闭的家居空间是品特表现下层人......
莫里森的批评论著《在黑暗中演奏:白色与文学想象》是作家对美国经典文学长期审视和反思的结果。通过分析白人经典作品中的非裔在......
16—18世纪欧洲社会关于中国人的种族知识来源主要集中于伊比利亚旅行者、耶稣会定居者和新教国家入华使节三个方面。16—18世纪上......
斯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文学史上“明显最具男性主义精神的作家”之一,其各类作品都充满着浓......
在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作者菲茨杰拉德间接暗示了盖茨比的种族身份———非日耳曼人。作为种族和阶层话语中的边缘群体,盖茨......
《野草在歌唱》是英国当代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处女作。她借主人公悲剧的人生探讨了婚姻家庭关系中的两性关系,以及女性在婚姻中......
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盛行。由于国人不能严格区分"种族"与"民族",他们提倡和践行的是一种种族色彩鲜明的种族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主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