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文学相关论文
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日本的关系极为密切,并在经贸领域的“日货”这一关键词上体现出来。清末民国时期,来自东邻日本的商品大量输入,......
《租界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近现代文学》[1]是李永东继《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之后出版的又一部从租界文化角度解读文学的著作。与......
文化演绎中的图像——中国近现代文学/美术个案解读 姚玳玫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从《想像女性——海派小说(1892—1......
巴尔扎克从1914年开始传入中国,随着国内文学"土壤"的变化,受众层面的更新,现实主义文学的渐以重视,经林纾、周瘦鹃、穆木天等几十......
以台湾作为寄托幽深、发抒忧时爱国怀抱的对象或媒介的南社诗人数量颇丰。南社的台湾交游,说明台湾已成为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辨别忠......
近百年来日本文学批评术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有着不解之缘,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新术语大多源于日本。在母语与外语的沟通对话过程中,学......
大上海,是一个深不见底的海。在禁锢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道道镣铐被砸碎,层层污垢被抹去的时候,尘封已久的库房内竟然还有那么多艺之......
中国近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1912年到1926年,曾任职民国政府教育部,经历了长逾14年的公务员生涯。在以往的研究中,这段官场岁月被有......
作为近代中国最为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民族主义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中国近现代文学,这是谁也不会否认的。可是,民族主义究竟怎样影响和......
<正>作为晚清民国时期的重要文学现象,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趣味建构无疑是一个相当复杂、重要的问题,我们通过对文学趣味嬗变机制的考......
中国近现代文学真正的"宏大叙事"是道德叙事.近代文学道德叙事的实质内涵表现为"道德至上,私德优先".五四文学虽然以"提倡新道德,......
<正>从鸦片战争开始孕育、直至"五四"时期形成汹涌潮流的中国新文学,与中国传统古典文学有着明显的区别。恩格斯认为:"从15世纪中......
2007年9月14—18日,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近现代史料学分会、《文学评论》编辑部和聊城大学文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
瓦尔特·司各特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他的历史小说在当时的欧洲影响深远。20世纪初,翻译家林纾用古文将他的名著《艾凡......
<正> 他们的笔下都充满苦难,他们的艺术世界常常由苦役和土牢、由饥饿和体罚、由伤痛和血污所构成;但这还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的......
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基本主题就是“追求现代”,而达致“现代”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建立现代化的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叙事是中国近现代文学......
“暴力叙事”不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一种审美现象,同时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启蒙的一种文化现象。无论是梁启超、鲁迅、郭沫若还是......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他的思想和创作自十九末、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
某一时代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被当时的国家状况和社会动荡局面所影响。而在中国近现代时期,中国刚好处在革命和斗争的重要阶段......
法国文学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拥有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为世界文学史贡献良多。法国如此伟大的文学成就必然会影响到其它国......
中日两国近现代文学的确立,部是在近现代历史运动背景下的异文化交流的结果,但在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中的日本因素考察仍......
中国近现代社会是一个方生未死、玄黄待定的过渡转型期社会。梁启超在其《过渡时代论》一文中曾详瞻论述:“今日之中国,过渡时代之中......
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盛行。由于国人不能严格区分"种族"与"民族",他们提倡和践行的是一种种族色彩鲜明的种族民族主义,主要表现为主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