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福利相关论文
社区服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政府绝大多数政策措施的落地都在社区层面。若想真正实现残疾人公平公正发展,共享社会发展......
适度普惠社会福利是学术界对中国社会福利政策的重要阐释,也是对中国社会福利未来发展的设计。在共同富裕时代背景下,需要对这一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公民的重要权利和义务,也是提高个人福利水平和生活状况的重要手段。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关于残疾人平等就......
农村残疾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依法平等地享有就业、获得劳动报酬、参与培训、接受教育等各项权利。2018年我国农村残疾人口为270......
社会福利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以国家救助方式,为困难人群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增强其自立能力,提升社会参与水平。同时,社会福利的“......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养老形势,指......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互联网+养老"模式成为当前我国应对"白发浪潮"的一个新途径,各地积极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工作。......
摘要:“十四五”规划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整体发展安排,强调帮扶残疾人就业,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在积极福利语义下,支持性就业作......
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三届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我国当前面临的严峻养老形势,指......
吸引全球资本的竞争会拉低各国的社会福利标准。新常态经济主动降低投资型经济增长减少了部分工作福利。在经济全球化、产业轻型化......
长期以来,囿于农牧民的理念、能力等多重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制度体系沿袭了一种消极型“救济式”、“输血式”的工作......
当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面临新的问题,西方福利国家陷入困境。此时,以吉登斯为代表的“第三条道路”应运而生,在对福利国家......
摘要:随着生活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在提高,需求日趋多样化,单纯由政府提供福利已经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50-01 一、前言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什么是积极社会福利,构建积极福利制度有什么意义,怎样构建和政府在其中角色定位和具体职责是什么,对其的正确理解,将有助于我国社会福......
20世纪90年代,在福利国家危机重重的背景下,吉登斯的第三条道路的超越构想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首先解构了后传统社会,由此而提出了六......
残疾人就业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经济难题,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社会事业。影响残疾人就业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模糊的政府职能定位、低......
从吉登斯的“积极福利理论”出发,联系中国福利领域现有的不和谐因素,初步探讨这一理论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启示:倡导有......
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期扶贫减贫工作的重要政策导向,也是优化扶贫资源配置与提升扶贫开发质量的有效回应。考察现有的扶贫政策,其实施......
自福利国家遭遇危机以后,西方各国纷纷采取大规模的社会福利改革。尽管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各国改革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基本模式有所不同......
当今社会是处于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是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为显著增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良好的......
福利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工党社会政策的支柱。实际上,早在殖民地时期工党成立之初,这种政策已为各殖民地工党所认可和赞同,将之作......
“第三条道路”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发展于20世纪中期的德国,兴盛于20世纪末的英国,并扩展到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尽管西方各国的......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观是处理"老左派"与"新右派"福利争论的理念创新,它力图摆脱"左与右"两派对某些基本福利概念之间非此即彼的攻讦。改......
积极福利的提供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推卸,同时积极的政府作为并不是政府行为的事事亲为,它强调的是政府行为方式的转变和政府行为......
福利国家制度在历史上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了危机,因而受到了新保守主义的批判.我国在自己的福利体系建构中,......
工伤保险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险种,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公共产品,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越......
残疾儿童作为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其康复教育的发展不仅是残疾人事业关注的重点,更是儿童福利的重要内容之一,与残疾儿童自身健康发......
以吉登斯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提出“第三条道路”的福利国家改革构想,即变消极福利为积极福利,变“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以......
残疾人并非单纯的福利依赖者和救助等待者,而是有很大待开发潜力的重要人力资源。实现消极福利到积极福利转变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
2007年《残疾人就业条例》与2008年新《残疾人保障法》的颁布实施为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新的法制环境、提出了新的......
社区康复一直是近年来残疾人服务的热门话题,在残疾人群体的身体康复、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网络建构、资源链接、权利维护等方面发......
积极福利的理念自提出以来,对全球社会福利政策发展的影响甚大。以台湾地区少数民族作为研究案例,从积极福利的研究视角分析相关的......
安东尼·吉登斯所著《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对现代社会发展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国正处于社会重要的转折时期,社会发展......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我国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自1999年正式实施以来,其在保障城市贫民基本生存权利方面起......
学位
积极福利观引致的认知变革与扶贫问题丛生使得“造血”式扶贫应运而生。扶贫开发作为社会化的治理事业,在贫困村脱贫的具体实践中......
对残疾儿童家庭福利需求的调查发现,大部分残疾儿童的康复费用是自费,康复费用不够用的占84%。超过80%的家长表示迫切需要信息资源......
欧洲至今仍未走出债务危机阴影,提起欧债危机,除谈及欧洲一体化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不协调外,很多人将原因归结为水平过高且刚......
在传统福利模式下,我国实行保护性的集中就业与市场化的分散就业相结合的残疾人就业模式。由于机能受损、心理受挫和行动受阻等多......
吉登斯的社会福利思想奠基于他对现代性的分析。就现代性、风险和福利国家的关系而言,现代社会中外部风险向人为风险的转变,导致福......
我国于2006年首次将自闭症列为精神残疾,自闭症儿童开始逐渐享有残疾人社会保障政策的保障和扶持。但由于自闭症儿童群体的特殊性,......
农村残疾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党和政府把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的温饱当作重要任务,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福利国家危机的不断加深、世界风险社会的到来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西方社会政......
社会转型与变迁使传统补缺型儿童救助政策已无法承载当前的困境儿童问题。与传统儿童福利制度相比,家庭支持福利制度既包括来自政......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吸收、借鉴国内外推行社会福利方面政策的经验。作为引起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社会福利领域发......
在法治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首先应通过法律尊重和保障人的正当权利。现代意义的权利理念是从西方起步的,但权利公理作为本土法律文......
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为二战后的英国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方案,并成为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和福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