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拟青霉相关论文
本研究测定了28株粉棒束孢(Isariafarinosa)菌株的几丁质酶的活性,从中筛选出高产几丁质酶菌株RCEF0622,优化了该菌株的产酶条件,纯化......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不同来源的 2 2株球孢白僵菌和 2 1株粉拟青霉酯酶同工酶的酶谱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由酯酶图谱可知同......
[目的] 报道了粉拟青霉(Isaria farinosa)对菜蚜(Lipaphis erysimi)的致病力,为探索对菜蚜的有效生物防治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用......
以粉拟青霉菌的sw03032菌株和玫烟色拟青霉菌的sw03085为研究对象,比较其代谢产物的杀蚜虫活性和对烟蚜乙酰胆碱脂酶和羧酸酯酶活......
对虫生真菌粉拟青霉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方法,各个生产环节中的质量检测以及产品的包装、贮存、运输进行了详尽论述,为该菌的规......
比较了15株来自不同地域和寄主的粉拟青霉生物学特性,明确了它们在产孢量、生长速度、抗旱能力、抗紫外能力以及产胞外蛋白酶等方......
为了探讨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g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在室内初步测定了3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
生物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Bb050715,Bb060721菌株和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asus)Pf0607菌株对松墨天牛(Monochamus......
美国白蛾下树化蛹的过程为昆虫病原真菌与之接触侵染提供了有利环境。从来源于河北、北京地区的22株球孢白僵菌和2株粉拟青霉菌中,......
通过对20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ITS1-5.8S-ITS2 (rDNA)区域序列测定,确定了粉拟青霉ITS序列,而韩国学者测定的粉拟青......
通过设计基因保守区的特异性简并引物,运用SMARTRACE RT-PCR技术,首次从粉棒束孢中克隆出完整的几丁质酶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1549bp......
粉拟青霉是一种常见的昆虫病原真菌,被广泛用于生物防治。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淡紫拟青霉,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的类枯草杆菌......
对来自不同地理来源和不同寄主的13株粉拟青霉Paecilomyces farinosus和其他3种拟青霉及1株球孢白僵菌进行RAPD分析,从RAPD扩增结果......
对粉拟青霉的菌剂毒力及防治纵坑切梢小蠹的效果和使用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粉拟青霉防治纵坑切梢小蠹蛀梢期成虫平均死亡......
采用液体发酵方法,在25℃条件下,实验了真菌培养常见的9种碳源物质,7种氮源物质、6种无机盐对粉拟青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玉......
在皖南宣城市敬亭山马尾松林生态系中从山脚至山顶共10个小区内逐月进行虫生真菌全面调查,以分离株数为指标,对2005年2月~2006年5月......
本文论述了白僵菌菌种变异的机制和影响因素,提出了控制菌种退化的途径和措施;简述了规范化的白僵菌生产工艺和白僵菌生产企业标准;951油......
通过研究粉拟青霉异核体菌株及其孢子型和菌丝型2个同核体组分菌株的营养需求反应,分析各菌株的遗传及变异性质,在土壤等环境中的适应......
针对云南重大森林害虫—纵坑切梢小蠹寄生真菌粉拟青霉的产业化关键问题,探讨该菌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步骤和相关的各项生产参数,......
从长有粉状病原物的蝙蝠蛾幼虫虫体上分离、鉴定了一种真菌,并用分离的菌进行了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侵染后幼虫表现出所分离......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天然宿主蝠蛾(Thitarodessp.)幼虫实验室饲养条件从温度、光照、食物、饲......
对粉拟青霉和细脚拟青霉rRNA基因内转录间区(ITS)和5.8SrRNA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之与在CenBank中已登录的粉拟青霉和细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