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左”相关论文
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期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上,毛泽东错误地发动了对彭德怀的批判和全党的反右倾斗争,打断了经济上纠“左”的进程,......
一、纠“左”展开的背景1957年11月.在莫斯科召开的各国共产党工人党代表会议上。毛泽东主席提出了15年后超过英国的战略发展目标。......
1959年的庐山会议从纠"左"转向反右,根本原因是: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纠"左";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党内民主生活不......
解放战争时期党在领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时曾出现过严重的“左”倾错误。任弼时从划分阶级标准、保护中农利益、保护私营工商业、区......
1958年8月召开的北戴河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正式决定在全国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随后,人民公社......
1947年5月,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决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并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
随着“大跃进”运动向全国蔓延,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开始凸显和泛滥。毛泽东始终是“大跃......
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个解放区的100多位代表,刘少奇主持会议。这是关系中国革命......
众所周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在解放战争时期围绕创建新中国的目标得以细化和发展,是其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一般以7月23日毛泽东讲话批彭德怀为界,将会议分成前后两个阶段,前期是......
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的三次纠“左”皆是无可厚非的。国共两党关系过早的破裂,主要是由于工农运动中的“左”倾错误激化了两党矛盾。......
1959年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八中全会先后在江西庐山举行,史称庐山会议。会议定的议题是总结经验,继......
陈云在中央苏区纠正“左”倾错误的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革命果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从1958年11月初至1961年1月“大跃进”结束,党中央的纠“左”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第一次郑州会议开始,党中央开始觉察到“左”......
红六军团先遣西征作为中央红军转移之前的三大军事行动之一,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很大程度上纠正了束缚二军团及六军团自身发展的......
中国外交"左"倾错误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文化大革命"形成一股狂热的极左思潮,其结果是造成中国外交系统的动乱和对......
进入中央苏区不久,张闻天通过调查研究,较早开始批判苏区过“左”的经济政策,主张修改《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并参与了具体的修改......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到1959年7月庐山会议前期的9个月时间里,毛泽东通过召开各级各类会议、起草决议、批转报告、找人谈话......
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至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在纠正已经察觉的“左”倾错误的 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如何搞好具有中国特......
"文革"中期,为扭转因全面动乱造成的农业生产下降的局面,以周恩来为首的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全国棉花会议、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全国计划......
廖承志是中国共产党侨务工作的先驱者、开拓者和躬行者。在长期的侨务实践中,他亲侨、护侨,关心华侨教育事业,广泛团结海外华侨和......
1959年庐山会议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由纠“左”到反右倾。毛泽东在庐山会议上发动“反右倾”,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会议为什么会发......
“大跃进”时期毛泽东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作了艰辛努力。他走在纠左前列,提出不少纠“左”思想和措施。他围绕农村工作中一......
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曾先后四次纠“左”。前三次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分别于......
1965年1月公布的"二十三条"是一个包含着许多"纠偏"条文而同时使"左"倾理论有了新发展的重要文件。"二十三条"在曲阜宣传与贯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