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密度相关论文
在红皮云杉分布区内,调查和收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理论,筛选出土层厚、坡度为主导因子,划分出不同栽植区内主要立地类......
树冠是树木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其大小和长势状况能较好地综合反映林木的生长活力,对生产力及生态效益有重要影响,且与林分密......
本文以冀北山地六种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密度及其林缘处的林木生长、草本多样性、枯落物及土壤......
银杏用途广泛,近年来,随着银杏产业发展,材用银杏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大,但银杏生长慢仍然是制约银杏人工林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探索影响......
以林分公顷株数和林分断面积作状态变量 ,采用林分价值生长量最大作最优指标函数 ,利用动态规划方法求算出湿地松材脂两用林最适经......
福建省大田梅林林场高海拔地区(1100 ̄1200m)与低海拔地区(600 ̄800m)Ⅲ级地21年生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海拔地区湿地松林分仍具有较高的林分生......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 ),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母树林建设是黄菠萝造......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黄菠萝(Phellode......
在永安巨桉(Eucalyptus grandis)林中选择不同的林分设置若干个标准地,在标准地中进行每木检尺与树冠冠幅等林分因子调查,分径阶进行统......
选择不同林分类型和立地条件,按不同经营密度分别设立固定标准地,开展立地类型划分和最适密度选择。同时,在固定标准地内,对林分生......
指出了杉木造林是提高农林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之一,杉木造林不仅可以优化环境,促进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能够增加一方经济效......
通过对雷竹引种后新立竹生长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母竹引种后新立竹数目、胸径、树高、枝下高及与母竹距离有随着母竹年龄增大而......
针对湖北省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现实特点,根据31块详细样地资料,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利用动态规划方法,对南方型杨树人工林的最适......
依据湖北省建始县国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标准地调查资料,研究了胸径、树冠面积、株数的相关关系及规律,结果表明:①日本落......
本文通过对红皮云杉人工林密度调查,分析了密度对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根据密度效应理论,计算出平均胸径与冠幅的相关模型,编制了红皮......
对杉木不同经营密度的林下植被变化的研究表明,杉木林下植被的生长发育和群落结构的变化,与林分密度管理方式的关系十分密切.不同......
小篷竹天然林分密度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新竹平均地径、株高及小篷竹的出笋率逐渐降低,密度在30 000-45 000株·h......
采用固定标准地定位观测和临时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立地分类之基础上,通过对杨桦林最佳经营密度、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归还量......
以东北商品林中杨桦次生林为对象,采用定位观测与随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林分立地类型划分、林分生长进程规律分析和密度效应的......
摘要 研究宜兴苦竹在不同经营密度状态下发笋量、发笋数、新竹平均胸径、平均竹高、产笋量、产材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宜兴苦竹是一......
以藏东南林芝地区高山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在米林县、巴宜区、波密县等主要分布区内设置56块标准地,共2041株高山松立木进行每木检......
通过对黑龙江省绥棱林区红皮云杉人工林调查,选择3种方程运用相关分析法建立了冠幅面积与胸径的回归方程,对方程进行了显著性检验,......
江汉平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长期以来江汉平原杨树人工林的一直处于粗放经营状态,栽植密度不合理,定向培育目标......
我国东北地区是红松生长的主要区域,由于红松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地区开展红松人工林经营.为保证人工林的......
针对本地区马尾松林分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而分化严重的现象,为提高马尾松林分的质量,开展马尾松林合理的经营密度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在红哺鸡竹林中设置大(12000株/hm^2)、中(9000株/hm^2)、小(6000株/hm^2)密度,经试验.中密度林分的发笋数、成竹数、成竹率等优于低密度和......
以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对研究区域内抚育间伐后不同保留密度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的生长变化进行系统的研......
通过对鄂西南日本柳杉人工林调查,用数理统计原理,选择6种方程建立冠幅面积与胸径间的相关数学模型,求得最佳数学模型为:Cw=0.657492+0.4......
通过对长白落叶松不同立地等级和经营密度的林分进行经营模拟研究发现:在即时间伐的情况下,木材径级与初始造林密度没有相关关系,......
浙江省龙泉市林科所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林保存了19个种源。对该所14年生不同种源试验林分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胸径(x)与冠幅(y)相关紧密,最......
采用2因子2次回归正交试验设计,探究单位面积年龄比例和经营密度对苦竹出笋情况和产量的影响.根据出笋情况,确定当地出笋周期,并选......
采用胸径-树冠法在闽北地区建立杉木大径材合理经营密度表,经检验表明模型回归相关系数为0.9927,达极显著水平,可以用该表指导生产。......
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对九龙江流域不同经营密度 (稀组、密组 )杉木林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稀组的林分树高、胸径及材......
黄栌(Cotinus coggygria var.cinerea)是北京市秋季山地旅游的品牌观赏树种,为北京深秋旅游的一张响亮的名片。每年深秋季节,大量的......
以林口林业局红石林场蒙古栎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选取5个经营密度对蒙古栎次生林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草本植物和灌......
通过调查不同密度的沙地樟子松人工林胸径、树高、蓄积、干形等生长指标和松枯梢病的发病情况等健康指标,分析了密度对樟子松人工......
通过野外调查,分析了不同经营密度及竹龄对四方竹生长及笋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营密度的升高,四方竹竹高及地径生长呈......
通过拟合林分枝叶生物量及林下植被生物量与林分郁闭度的关系求算出湿地松水保林的适宜郁闭度范围,利用林分郁闭度与林分平均直径......
芳樟油用原料林的经营密度和修剪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植密度间的生物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密度4 440株/hm2处理与密度10 000株/hm2......
对不同造林密度的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管理方式32年生时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以间伐后保......
在同一优势高生长阶段,林分价值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当密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林分价值达到最高,尔后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林分价值与密度......
在标准地数据调查的基础上,经拟合得出落叶松人工林产量密度模型,推算出林分地位指数14 - 2 0 之间落叶松人工林基准年龄时的最优......
以河北省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经营密度(150株/hm^2、225株/hm^2、300株/hm^2、375株/hm^2及750株/hm^2的对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