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靖公署相关论文
1935年1月27日,陷于绝境、七天未食、饥寒交迫的方志敏不幸被俘。2月初,方志敏等被国民党军警从上饶押往南昌,囚禁于“委员长行营驻赣......
陈毅和粟裕相识于南昌起义余部转移途中。红军主力被迫长征后,陈毅和粟裕都留在南方丛林里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他两人相隔千里,从未联......
<正>昆明保卫战,拉开追歼战序幕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云南省绥靖公署主任卢汉,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感召和政治争......
1948年7月,晋中战役之后,人民解放军对华北战略要地太原实行了全面军事包围。统治山西30多年的阎锡山为继续维持其反动统治,便向蒋介......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华南分局布置各地游击队了解国民党军队内部思想进步的军官情况,动员他们打进敌人内部做策反秘密工作,海丰县第九联......
一九三六年十一、十二月进行的绥远抗战,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既收复了失地,又没有签订任何卖国条约的战役,它揭......
1949年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后,4月初解放大军以高屋建瓴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横渡长江,南京上海相继解放,国民党反动政权的中央机关......
“许云峰”不幸中计 众所周知,小说《红岩》中的许云峰在生活中的原型是重庆地下党负责工运的书记许建业。 化名杨清的......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藏有一本相册。这本相册极为普通,绿色的硬壳封面甚至没有任何装饰,打开相册,映入眼帘的是扉页上的白色......
洱源,山清水秀,地灵人杰,从古至今,孕育出许多有名人物,其中民国时期的茈碧大果村的白族马金墀家一门出三将(长子马鉁中将、次子马......
他,终未能看到太原解放,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太原的隆隆炮火声中,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他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敌人魔窟中进行英......
1931年4月25日傍晚,国民党特务机关的大本营南京“正元实业社”大楼内静悄悄的。党务调查科主任徐恩曾早早地下了班,那些惯于见风使......
(一) 晋中战役结束后,1948年7月15日晚,华北一兵团司令员徐向前、副司令员周士弟联名向中央军委请示完成榆次以南作战后,即行......
共产党的情报人员 打入保定绥靖公署 194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坐镇南京的蒋介石忽然乘飞机飞往北平,声言去视察军务。但他阴沉的脸......
1949年4月5日,一架从北平飞来的中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暮色中徐徐降落在南京明故宫机场。不久飞机上走出4人,没有举行任何仪式,没有喧闹的迎接......
千百万同胞前赴后继,整个中华民族浴血抗日,刚刚击败了日本帝国主义,蒋介石又挑起了内战。当时,我们少年学子在痛苦之中追寻着人生的真......
第三回 十二月事变突起武装磨擦 新军决死队奋起自卫还击 秋林上空出现的乌云不是孤立的,它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内......
1946年6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撕毁停战协定,大举向各解放区进攻。10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我安徽宿怀县解放区。在敌众我寡情况下,中共......
一、接到消息人心愤,紧急会议巧安排 1948年11月1日,下午2点,湖南省总工会、省农会、省工商联合会突然在省参议会礼堂召开......
抗日战争结束后,汪伪政权重要人物,汪精卫的心腹干将,陈璧君的干儿子,曾任汪记“国民党”中央常委兼中宣部副部长、“中华通讯社”......
“保定军官学校”是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简称,校址在河北省保定市,与云南陆军讲武堂、黄埔军校齐名。1902年,袁世凯在保定创办“北洋陆......
读了《世纪》2004年第6期刊载王正元先生的《蒋介石兼理四川省主席》一文后廿以下简称“王文”卅,感到该文中有些错误之处。 193......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国民党军长江中下游防线全线崩溃。但江陵至巴东之间的......
淞沪抗战以后,1932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调十九路军到福建进行反共内战,11月任命蒋光鼐为福建省政府主席、蔡廷锴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
1948年9月19日,五位国民党将校级军官作为“共产党要犯”,牺牲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其中,谢士炎被捕前是国民党保定绥靖公署......
【正】1947年夏,中共北平地下情报组织被军统特务破获,由此而导致我党在许多地方的情报组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些重要的特工人员,......
九、军事教育军事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中华民国的军事教育始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
<正>徐州市档案局(馆)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1800元本书将徐州市档案馆所藏的徐州绥靖公署军事法庭审判(简称"徐州审......
1946年9月3日至9月8日,我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亲自指挥下,发起了著名的定陶战役,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少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