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调式相关论文
与套曲曲式相融合的赋格,是将套曲的曲式思维与赋格结构原则及陈述方式融为一体的综合形式。本文以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第Ⅱ卷......
转调是作曲创作的重要技法之一。通过调性转换,形成前后调性色彩的对比,从而推动音乐发展。从作曲技术环节来说,除了调性对峙手法,......
清商音阶是一个客观存在,在四川南部山区,这样的民歌还大量在民间流传,有必要研究它,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临安七部》作为21世纪较为重要的华人交响合唱作品,体现了中国五声调式材料的"多重"综合现象。所谓"多重"综合,不仅仅包括了作曲家对......
辟斯顿的五部弦乐四重奏中,横向旋律写作运用的调式和音阶材料相当繁杂,这其中包括五声音阶——“无半音五声音阶”和“有半音的五......
五部《弦乐四重奏》是辟斯顿重要的代表作,跨越了其三个创作时期。文章选择其早期两部和中期的一部作为分析对象,以“综合调式半音......
黎英海先生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作曲家,而且也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首屈一指的音乐理论家。他于上世纪50年代末所著就的《汉族调式及其......
<正>"综合调式性七声音阶"的称谓是黎英海先生于1959年提出来的。他在《汉族调式及其和声》第四章一开始即写道:"综合调式性七声音......
在风格急剧变化的20世纪音乐史上,很少有一种作曲技术像勋伯格所倡导力行的十二音序列技术一样,对音乐观念和创作产生了持久而深远......
<正> 此文系作者《现代主义音乐在1949年前的中国》的下篇。上篇《“新音乐”,一个全新的概念——西方现代主义音乐1949年以前在中......
【正】 在晋中秧歌的一部分曲目里,存在着非常奇特的三整音旋律结构。其主要特点是:三整音音程不仅非常突出,而且相距三整音的两音......
江文也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管弦乐作品《台湾舞曲》,显示出作曲家站在表达自己所要所想的立场上,吸收德国古典与浪漫风格的曲式结构......
<正> 汉族各个地区的调式思维,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已逐步形成各自的独特方式和规律。虽然同是受到五声调式体系的制约,但调......
粤乐的旋法概沦旋律,是在调式音阶的基础上,由节拍、节奏和音程所组成的音群. 动机,是由一小群节拍、节奏、音程组成的小单位,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