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宁相关论文
耿宁从现象学的"自知"(自身意识)学说出发对王阳明的"良知"进行了现象学的解读,从"良知"中发明出了在中国传统哲学解释框架中隐而......
耿宁认为,儒学中政治与道德实践的具体、实在效用,与人性、心性的本体问题如何解决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打通"用"之"实"与"体"之"玄"的宋明......
耿宁先生的阳明学研究开辟了一个现象学的阳明学解释新路。在此现象学的阳明学解释道路上,除了耿宁先生展示出来的以"心的现象"为......
耿宁的中文论著《心的现象》尝试用现象学理论对中国心学传统尤其是阳明心学及其后学的思想进行独创性诠释,这对中西哲学交流及中......
“良知”在王阳明思想中具有重要意义,如王阳明所说:“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
严格意义上的"现象学的伦理学"是一种反思—描述的伦理学。胡塞尔、哈特曼、耿宁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现象学伦理学的三种可能性,它......
耿宁对寂静意识做出了富有启发性的描画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其现象学分析还存在一些困难,有必要重新回到耿宁这一描画分析所从出......
自我没有广延,已成定论,但胡塞尔晚年试图对这一定论发起挑战,因为他发现行为会"起效",而"效用"会在自我中沉淀"堆积"起来,形成有"......
胡塞尔现象学和玄奘唯识学都是对意识或心识的卓越研究。耿宁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得出了这样两个结论:意识一般之三分结构、过去之特......
耿宁新著《人生第一等事》中文版,极大推进了对阳明及其后学良知学说的现象学理解。耿宁从本己经验的角度,描述了良知思想突破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