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体儿相关论文
目的探讨胸腹联体双胎婴儿分离术后早期监护特点.方法 1例胸腹联体婴儿在96 d时接受分离手术,术后进住监护室,进行特别护理.分析呼......
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3/10万,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死亡率91.5%.能接受手术的较少,能成功进行分离且术后婴儿存活的更罕见[1].其中......
患儿,男,4 d.因联体畸形遭遗弃.入院体重3.0 kg.联体儿发育不对称,其中发育正常的主胎(联体之大婴)外观正常.精神反应良好,进奶及......
联体A和联体B:出生日期2009年6月19日,产后诊断联体双胎.足月剖宫产,入院时体重5.0kg,呈对称性四足坐骨联体畸形,脐部及耻骨联合相......
目的总结4例联体儿分离术的经验,对联体儿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82~2001年,我院小儿外科共收治的4例先天性联体儿外科分......
我院2003年成功分离1例胸脐联体儿,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女性胸脐联体,有一脐膨出,直径6.0 cm,足月剖宫产,总体重5 kg.产前......
目的 探讨胸腹联体双胎婴儿的诊疗方法、分离手术及其效果.方法术前经X线片、CT、MRI和B超等检查确诊,该联体婴共用1个肝脏,心包、......
患儿:男,35 d.足月剖腹产,第三胎第二产,生后发现骶尾部胎儿样肿物至今,家族中无双胎及畸胎史,患儿母亲有促排卵药物服用史.检查:......
联体儿分离造成皮肤缺损的覆盖是分离手术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1].最近,我们成功地使用交叉"V"形皮瓣完成了1例臀部联体儿分离手......
联体双胎系单卵双胎于妊娠早期未能完全分离或分离不成功所致.[1]新生儿中联体儿发病率是10万∶3,女性大于男性2倍多,死亡率91.5%.......
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双胞胎先天畸形,在娩出婴儿中的发病率为1/100 000[1].我国对1996~2004年出生的连体婴儿的调查发现,其发病率......
一、病例介绍rn患儿,联体儿一和联体儿二,为胎龄40周的女性胸腹联体儿,在当地医院剖腹产分娩,于2009年3月18日(出生后60 h)入院.体......
2002年8月15日,我科收治1例剑脐联体儿,外观剑突、腹部相连;内部肝脏、心包相连;合并脐膨出联体女婴,同时长女患先天性肥厚性心肌......
联体婴儿A,B,均为男性,2007年11月5日出生于天津市妇产科医院,剖官产,胎龄35+5周,为双卵三胎中的两个(单卵双胎),出生时即发现两婴......
报告了胸腹联体、肝脏融合联体女婴行肝脏分离术后肝功能的观察与护理.联体儿于生后12d实施小部分胸骨、心包分离及肝脏融合分离术......
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世界各地的发病率不一,从美国的1:100000—250000到非洲的1:50000,还有一些个别地区报道发病率高达1:1400......
目的报道1例胸腹联体儿心脏与外周血管造影检查,介绍心血管造影技术.方法对1例胸腹联体儿的2名婴儿分别行左心室造影,右心室造影,......
联体儿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多发畸形双胎儿,其发病率为1∶5000~10000,其中较常见的类型是胸部-脐部联体畸形,约占全部联体儿73%[1]。以......
双胎联体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生率为1:5000,因60%左右为死胎,实际发生率为1:200000。其中剑突-脐联体约占33%,女性多于男性,比......
我院于2000年8月为1例胸腹联体畸形儿成功地进行了分离手术,现将术前准备中的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孪生婴,男性,为32周胎龄胸腹......
男性,胸腹联体儿,系第二胎第二产.32+周剖宫产,出生体重5.7 kg,生后无窒息及产伤.吃奶可,反应可,母孕期健康.生后45 d入我院.入院......
目的:探讨胸、腹相连联体儿术前心脏及大血管异常结构或异常联接的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法及其表现。方法:运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3对胸......
联体双胎是临床上一种少见的特殊畸形,指单卵双胎的两个胎儿身体间的部分结构不能分离而相互连接的一种先天畸形,偶有双卵双胎在发......
今天是2014年1月11日,我从睡梦中醒来,小心地把手举过头顶,把腿伸得笔直,快活地伸了一个懒腰,第一次体会到平卧的感觉如此舒服——......
近年本院成功地进行了3次联体儿分离手术,在治疗各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作者就输血治疗方面作归纳分析。输血作为一种替代疗法,在围手......
联体畸形是由于一对单分子双胎不完全分离导致的一种罕见的畸形,其发病原因不明,发生率为0.002%~0.004%,其中约20%为女孩。有对称与非对称联......
目的:介绍1对胸腹联体儿合并一胎心脏畸形的特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并出生、在复旦大学附......
联体双胎在临床上是比较罕见、特殊的畸形,仅发生在单绒毛膜单羊膜的双胎中,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而发生,两个胎儿身体间的部分结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