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俄政策相关论文
国民党与苏俄、共产国际在20世纪20年代曾走过一段较为亲密的历史时期。这一阶段,国民党与西方列强关系破裂,转向亲苏从而争取苏联援......
孙中山逝世后,以“元老”自居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会中的老右派分子邹鲁、谢持、居正、张继、林森等,于1925年11月在北京西山碧云......
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是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早形态.联俄,走社会主义道路;联共,干社会主义事业;扶助......
大革命时期徐谦对三大政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认同到背离、放弃的变化,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两面性.徐谦可谓当时国民党内由激进渐趋......
孙中山联俄政策的形成,不单纯是苏俄帮助孙中山和孙中山单方面转变的结果,而是双方互动、共同努力的结果.苏俄对内、对外政策的转......
蒋介石在北伐战争前的政治活动,是受客观历史条件及其阶级属性制约的。他在当时之所以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重视,不......
甲午战后,中国国势衰微,国际地位骤降。为延续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把其惯用的"以夷制夷"政策具体化为联俄制日。联俄政策的出台有......
俄国特定的地缘形态与大国沙文主义心态,决定了中俄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与战略冲突。然而,浑噩愚钝的晚清统治者囿于战略......
《中俄密约》交涉之缘起,一方面是清廷实施联俄外交的结果,另一方面更是俄国为实现西伯利亚铁路越境而精心设计外交阴谋与骗局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