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微生物组相关论文
放疗是腹部及盆腔肿瘤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不良反应放射性肠炎的发生率较高。腹部及盆腔放疗可诱导肠道隐窝细胞凋亡、破坏肠道屏障......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人体肠道屏障在维持肠道结构的完整性和防止致病性抗原侵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CKD患......
风湿免疫病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的自身免疫病,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无法根治,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仍然是当前......
肝纤维化是全球肝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慢性肝病的焦点问题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在肝纤维......
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黏膜屏障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疾病谱主要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
近年来,肠道菌群逐渐成为学科研究热点,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多种疾病,特别是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菌群失调通过诱......
目前,全球糖尿病(DM)患病人数不断增多,其中2型糖尿病(T2DM)患者数量持续上升。随着对T2DM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微生物组学和宏基因组......
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重大疾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迫切需要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与高血压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该文以肠道菌群为切入点,总结有关中药单体、复......
<正>高血压在世界范围内是一种常见慢性疾病,我国年龄处于35~75岁的人群中,接近半数可被诊断为高血压,患病人群血压控制良好的比例不到1/......
肠道微环境是指肠道微生态环境,由大量微生物菌群组成并参与机体肠道黏膜保护、能量传递及营养代谢等生理机制,微环境发生改变时会引......
<正>人体内都存在数目巨大的肠道微生物群,它们从生命早期就开始对大脑功能的发育以及宿主的生理特征产生影响。肠道微生物群与大脑之......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方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北京地坛医院住院......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所致的临床综合征.作为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在1990~2015年,中国大陆的终身癫痫患者总数增长328......
卵巢癌致死率极高,但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近年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女性生殖道和肠道微生物在卵巢癌方面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
短链脂肪酸(SCFAs)是一类含有1~6个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主要由肠道内特定菌群通过发酵膳食纤维产生,对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发挥重要......
肠屏障维持着肠道内环境的稳定,其正常功能依赖于肠道微生物群的动态调控。罗伊乳杆菌(L.reuteri是目前已报道的几乎天然存在于所有......
目的研究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特点,探讨IgAN患者肠道微生物与临床指标及肾脏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迄今为止,全球约有3亿多人患有哮喘,其中儿童居多。流行病......
目的分析老年肠道菌群失调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心力衰竭(H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IPF患者180例,根据是否......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对患者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
目的 研究肝外胆管癌(ECC)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住院治......
肠道菌群为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调节机体免疫和代谢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人体健康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免疫系统来抵御病原体的侵袭......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特点,及其与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
目的评价肠道菌群紊乱在老龄小鼠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作用。方法SPF级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60只,18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之一,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草酸钙结石常见且复发率高,因此尿草酸的水平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
肠道微生物群也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在维持宿主正常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成分和功能变化可导致严重的肠道和全身性疾病......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肾病(DKD)患者相对于健康对照肠道菌群失衡模式及功能变化,寻找两种疾病患者肠道菌群关键变化特征。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逐渐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新策略,多个药物已被批准上市,但是只有10%~30%的患者受益。研究表明,肠道微生态可通过......
肠道菌群与疾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宏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对其在疾病进程及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知。......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定植菌群结构和组分变化,分析肠道定植菌群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1月......
目的识别不同地区炎症性肠病(IBD)患者肠道菌群生物标志物,建立预测模型,并探索其菌群功能变化特征。方法收集中国、美国(RISK)、美......
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共存于人体,广泛参与机体内的糖脂代谢、能量转换等生理过程。随着妊娠期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
肠道菌群和宿主的共生关系是物种经历数百万年共同进化的结果,它们甚至作为宿主的一部分参与和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进程。人体......
肠道微生物种类高达人体基因库的10倍多,约有1014个微生物定植在肠道中,被广泛认为是"第二基因库"。目前已有研究表明,"母体肠道菌......
目的探讨不同环境微生物暴露对生命早期小鼠肠道菌群定植的影响。方法选取无特殊病原体6~8周BALB/c小鼠24只(雌16只,雄8只),雌雄2︰1合笼......
目的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动态监测早产儿使用抗生素前后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以探讨抗生素应用对早产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
越来越多来自动物实验和人类流行病学研究的证据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和大脑,即肠道-微生物群-脑轴之间的有趣沟通和联系。微生物群......
近年来,科学家对人体微生物的研究愈发深入。研究发现体内微生物影响着宿主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潜移默......
肠道菌群在人体的代谢和免疫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肠道菌群失调,会造成肠黏膜屏障破坏及机体免疫调节异常,从而引起全......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和喂养方式下婴儿生后6周肠道菌群的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9月于我院妇产科出生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后6个月内肠道菌群定植特征及动态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2月收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53例极低......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日益增高.饮食被认为是调节肠道菌群组成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肠道和肝脏通过门静脉联系密切,因此肠......
草酸盐肾病(oxalate nephropathy,ON)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草酸尿,引发肾脏草酸钙结晶沉淀及结石形成,因此导致肾衰竭的一类代谢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