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淋巴结转移相关论文
1 病史介绍女,68岁,因左乳房包块1个月收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后行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送重庆医科大学临......
乳腺Paget病临床表现多样,病程长,诊断有一定的困难.通过复习我院14例Paget病临床资料,就其诊断、病理、治疗、预后等问题进行讨论......
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监控和及时发现肿瘤转移,是合理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治愈乳腺癌的关键.研究表明,基......
乳腺癌是一全身性疾病的观念已为大家接受,绝大部分患者会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接受全身化疗,而泰索帝是近年研制上市的重要化疗药物之......
目的 探讨hMSH2和BAG-1在青年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00例乳腺癌组织......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为乳腺癌患者病情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肿瘤转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定量技术,研究抗转移基因nm23-H1mRNA在人乳癌中......
目的介绍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术后放疗的方法、疗效和美容效果。材料与方法1985年8月~1995年6月共58例乳腺癌病人接受保留乳房术后放......
1977年至 1 993年收治 35岁以下女性乳腺恶性肿瘤 69例 ,年龄最小 1 8岁 ,初潮年龄最小 1 2岁 ,初潮年龄≤ 1 5岁 45例 ,占 65 2 %......
目前乳癌根治术大多采用保留胸大肌的术式,由于受到胸大肌的限制,要做到高位腋淋巴结尤其Ⅲ区淋巴结清扫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观察Ⅲ......
目的 探讨30岁以下青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例30岁以下青年女性单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
目的 研究LRP,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LRP,GST-π进行检测.结果LRP表达阳性......
目的研究透明质酸酶(H yase)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 F)在人乳腺癌侵袭与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匀浆、ELSA及免疫组化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α-连环素(α-cat)和β-连环素(β-cat)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E-cad、α-cat和β-ca......
目的探讨30岁以下青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回顾分析66例综合治疗的30岁以下青年女性单侧乳腺癌......
我们应用免疫组化两步法,对133例乳腺癌和29例乳腺良性病变的标本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β、ER α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以及CD、MMP-2基因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探讨MVD和CD、MMP-2表达在乳腺癌侵袭和转移过......
目的:判断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是制订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肿瘤的大小、侵袭性生长特性及微血管、微淋......
目的:预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的Ⅲ级淋巴结转移.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N0、N1浸润性非特殊型乳腺癌全腋窝淋巴结清除病人的......
目的:探计乳腺浸润性非特殊癌腋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997年5月~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病理诊断为浸润性......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为乳腺癌患者病情判断选择、合理手术方式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
现代乳腺癌外科治疗始于Halsted提出的乳腺癌根治切除术,腋窝淋巴结清除是乳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重要内容。目前,乳腺癌患者清除腋窝......
目的 评价淋巴结超声形态征象结合乳腺原发肿块超声特征综合判断乳腺癌术前腋窝淋巴结状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超声观察95例乳腺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