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鼠相关论文
自然界中许多动物都具有贮藏食物的行为,动物通过对植物种子和果实的贮藏,一方面,保证其在食物短缺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获得足够的食物......
本文分别用显微镜计数法、血色素计法、GOD-PAP法对花鼠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糖四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是血红蛋......
[目的]为花鼠的耐饥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8只花鼠(雌性8只,雄性10只)为试验动物,研究常温不同处理(①断粮给水;②断水给粮;③断......
为了掌握花鼠(Eutamias sibiricus)日食量和食物种类的关系,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对花鼠的日食量和食物种类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目的]了解花鼠的标准代谢水平,测定了花鼠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耗氧率。[方法]测定了15、20、25、30、35℃,5种温度下,花鼠的耗氧量......
在2010—2016年间,于每年的4—5月对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内人工巢箱条件下生长的野生花鼠仔兽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与......
同种和异种干扰竞争可以增强花鼠(Tamias sibiricus)分散贮食强度,但对其贮藏点选择的影响还不清楚。在半自然围栏内,研究了同种(......
在野生动物研究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动物个体进行标记。传统的标记方法存在着标记物易脱落、可能影响被标记动物的生理和行为、难于进......
分别于1989—1994年和2006—2007年4—10月份,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对花鼠的种群密度、性比、年龄结构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种......
2011年10月~2014年10月,为了了解花鼠种群与食物资源的关系,我们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样方法与标志重捕法对花鼠种群动态进......
于2005年10月1-7日,采用全时焦点观察法研究了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林班原始红松林内松鼠(Sciurus vulgaris)、星鸦(Nucifraga......
1991年3-10月在山西省中条山区猎获花鼠202只。以眼晶体干重为指标划分出4个年龄组,分析了种群年龄组成的季节变化。该鼠每年繁殖1......
贮藏食物是许多动物应对食物缺乏期的一种重要行为。花鼠是杂食性动物,以取食植物种子或果实为主。2013年4月~2014年10月,在黑龙江......
花鼠种群雌性略多于雄性,总性比为1.07(♀/♂),随着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变化。种群每年繁殖1次,繁殖期从3月开始到6月上旬,持续3个多......
2011年10月至2012年6月,在黑龙江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用跟踪观察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计算花鼠个体活动半径......
对花鼠哺乳期的采食量和冬眠行为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母兽采食量大小与仔兽的生长并无直接相关,当年亚成体兽在冬眠开始时间和行......
研究汾西扁桃林中主要害鼠社鼠、岩松鼠、花鼠三种鼠类取食扁桃青果和扁桃干果时咬下的碎片,以碎片的长、宽、高(厚度)及质量为指......
报道了山西省隰县地区花鼠(Eutamiassibiricus)种群的繁殖特征.对繁殖期、年繁殖次数、性成熟速率,不同年龄组的性比、怀孕率、胎仔数和繁殖指数等做了分......
通过观察花鼠在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的活动情况,分析了花鼠种群数量在植物园增加的原因,并根据监测结果提出了捕杀强度、扑杀方式及......
用分光光度法对花鼠的肝脏和肾脏两种组织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进行测定,肝脏中谷-丙转氨酶的活性平均为39个活力单位,肾脏中谷-丙......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动情期不同性别花鼠尿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初步分析出其中35种化......
目的:通过研究花鼠的肥满度,为花鼠的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M3颊齿的生长及磨损作为年龄划分的标准,划分出花鼠种群各......
通过对晋西林区的调查,查明鼠形动物14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2种(地面啮齿动物11种,地下啮齿动物1种),兔形目动物2种。社鼠和花鼠是对......
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花鼠在常温和低温接近冬眠状态下的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花鼠属昼行性动物,活动时间在6:00~18:00.春季和秋季集中在......
为了研究花鼠(Eutamias sibiricus)在食物充足情况下是否对食物进行贮藏.采用围栏实验来观察探究花鼠对食物贮藏的行为,选用四只花鼠......
对捕捉的花鼠进行了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形态和内脏器官的变异系数较大,各器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
1994年3月-10月以及1995年4月-10月,在吕梁山南麓的山西省隰县,对花鼠(Eutamiassibiricus)种群数量动态进行了逐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花鼠种群全年的数量高峰出现在8、9月份......
分散贮食动物通过视觉、空间记忆、嗅觉等方式找回分散贮藏的食物,但它们如何基于这些方式进行分散贮食并建立对每个贮食点的精确记......
2005年5~6月,在北京东灵山地区,通过在实验围栏内设置不同深度、间距和大小的埋藏点,研究了花鼠对向日葵种子的发现率。结果表明,花......
灌流固定过程是影响脑组织结构的关键步骤,关系到后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目前已有外周组织灌流固定的常规操作步骤,但脑组织耐氧能......
花鼠危害林下参参籽,给参农造成很大损失。为减少损失,对其危害习性进行观察,并切磋捕杀方法,以便寻求更加合理有效地防治措施。......
花鼠(Eutamias sibiricus)是小兴安岭地区阔叶红松林下重要的啮齿动物类群,参与多种植物种子和一些菌类的贮藏,这种贮食行为有利于......
[目的]研究温度对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方法]在0~30℃之间设6个温度梯度,测定花鼠心率及呼吸频率。[结果]花鼠心率总体随温......
花鼠(Tamias sibiricus)是一种啮齿目的小型哺乳动物,有冬眠的习性。其生存环境四季分明,食物资源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食物的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