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害虫相关论文
茶叶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茶叶上的小型害虫如茶蚜、茶棍蓟马、小贯小绿叶蝉等对茶叶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威胁,化学防治方......
茶丽纹象甲已成为福安茶区主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一代,成虫盛发期为5月中旬~6月中旬(平原区);5月下旬~6月下旬(高山区);主要为害......
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 vitis(Gathe)是我国大陆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重的茶树害虫。国内外学者对于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的生理学特性......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叶上的优势种害虫,一般的防治方法对于防治该叶蝉的效果有限,长期以来效果较好的属化学防治,但是经常性地使用化......
茶黄螨(Polypa gotarsonemus),又名侧多食跗线螨、黄茶螨、茶半跗线螨、茶嫩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跗线螨科。茶黄螨食性杂,原为......
茶尺蠖国内各茶区多有分布,尤以江南、西南茶区为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我国江南、西南等地多低山丘陵、山坞,茶园郁闭避风,温湿适宜......
《日经生物技》术2000年3月27日号第14页报道:Bacillus Calmette(BC)技术开发研究所最近宣布,预计在2001年春提交利用昆虫病毒生产生......
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以及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的调查,发现有害虫11种,其中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秋季发生......
本文简要介绍了茶小卷叶蛾的基本特性及其防治措施,尤其重点介绍了生物防治的方法.生物防治能有效防治小茶卷叶蛾的同时又能克服农......
茶黄螨又叫黄茶螨,属蜱螨目跗线螨科,全国多数省、直辖市都有分布。虫体很小,体长仅0.2mm,体色不同于一般蜘蛛,没有明显的红色,肉眼难以观......
调查分析了1~5叶茶梢上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动态及虫态结构。结果表明:该虫种群密度低时以指数式增长,种群密度高时以逻辑斯谛式增长。在......
我县地处闽中,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加上毗邻我省茶叶主产区安溪、永春,自然条件、人文环境优越。近年来以铁观音为主的高山......
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园中设置不同规格的黄色诱集板诱杀茶叶害虫.结果表明,黄色诱集板诱杀的害虫优势种为小绿叶蝉和叶甲,24 cm......
室内试验表明,迷宫漏斗蛛雌、雄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捕食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 Ⅱ型反应,迷宫漏斗蛛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控制能力雌蛛大......
茶黄螨,正名侧多食跗线螨,俗称白蜘蛛。原为茶叶害虫,杂食性,可以危害30多个科和70多种植物。在蔬菜上呈日趋严重趋势,主要危害马......
针对人工方法识别田间茶叶害虫需人工深入田间,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无法自动定位与识别,不利于茶叶植保时施药的机械化、高效化及......
为减少茶叶上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制茶叶虫害,保障湄潭县的茶叶安全生产,进行了在茶园上挂黄板、蓝板、黄蓝板混合诱虫效果比较的......
假眼小绿叶蝉是当前茶叶生产中最主要的一种害虫,一年可发生10~13代.其发生和危害有季节性的变化规律,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第一......
科学防治茶树害虫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和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松阳县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数的......
白云山地处湖北咸安区大幕乡,属幕阜山脉,最高海拔高度为695米,整个山地面积约5万亩,其中有林面积约3.5万亩,茶园面积1100多亩。该地自上......
在茶园中采用不同规格的黄色诱集板开展对茶树害虫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黄色诱集板在毕节市七星关区茶园中诱杀的害虫优势种......
在茶园中设置黄板区、蓝板区、黄蓝板混合区对茶叶害虫进行诱杀试验,筛选出诱虫效果好的色板类型,减少茶叶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有效控......